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清代后妃的宮廷生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嚴勇老師。

文: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孫詠珊

 早前,以滿清王朝為背景的古裝電視劇集《萬凰之王》引起無盡的討論:此網友不憤皇后的奸計得逞;那網友又嘲諷說真實情況何來像全妃般處處忍讓的妃嬪?召入宮選秀女的過萬人,當中能升為妃嬪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一,能持久得寵的可能是其後的百分之一,最終能登上皇后寶座的只有一人。按人性推斷,皇帝妻妾間為著名利權,彷彿她們每分每秒都與「情敵們」鬥智鬥力是件理所當然的事。然而,后妃們是否真的都為爭寵而犧牲自己的生活呢?要得寵又是否只需有美貌而不需智慧,當個花瓶即可?現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嚴勇老師一一解說清代宮廷后妃要具備何樣的賢德與才藝才能奪取皇帝青睞,也會介紹清代后妃們日常的膳食、保養以及遊樂等等鮮為人知的史事。

清代后妃制度

 《禮記》云:「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但經歷代相承,妃嬪的人數、規格和級別多有變化。到清代康熙時,才定后妃等級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及答應,共八個等級。清代后妃制度嚴格繁瑣,后妃必須按照禮法制度的要求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不得違制越禮。簡言之,皇帝身邊需要有一大群妻妾,且有等級高低之分,各司其職,以修婦德。

 在中國古代的社會,皇帝身份為「君父」,專管前朝政務,統治天下臣民;皇后身份則為「國母」,負責掌管內廷事務以輔助皇帝。自古,君子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皇帝而言,治家即治內宮,皇后既為後宮之首,除要整頓後宮秩序外,其言行舉止亦要為天下的女性作表率。

 根據后妃不同的等級,其膳食、車輿、儀仗、冠服、居室、喪葬等諸方面所享待遇均不同。所以,供其役使的太監的人數也有差異。后妃除可役使太監外,還有供其役使的宮女。皇太后處宮女十二人,皇后處宮女十人,皇貴妃,貴妃八人,妃、嬪六人,貴人四人,常在三人,答應二人。

后妃德才兼備

 皇后既為天下婦女之表率,必須恪守各項道德規範,且要具備孝道、仁慈、知書達禮、節儉戒奢等諸多美德。清代順治帝曾將《內政輯要》一書進呈孝莊皇太后,作為宮中后妃的行為準則。書中每章均從不同角度收錄諸代著名后妃的嘉言善行,順治帝並在每則事例後加以註釋,引伸其要義。此外,后妃還須兼有詩文歌舞、琴棋書畫等多般才藝涵養。

膳食盡善盡美

 雖說相由心生,但后妃為求盡善盡美,連膳食都不能隨意。后妃們的膳食包括大量的美味珍饈,豐富多樣。根據規定,後宮進用的食物必須是最優質的貢品,通常是從全國送來的最好的地方名產。以慈禧太后的膳食為例,通常備膳的御膳房廚役、太監等就有約200人,慈禧太后的膳食原料多為新鮮蔬菜、山珍海味。每餐葷素搭配,冬季食羊肉、鹿肉等熱性食品,夏季食用野生的茯苓、山菜、蘑菇等。她每膳必備粥,達50餘種之多,用來熬粥的米就有京米、紅稻米、香糯米、紫米、薏仁米、粳米、小米等,營養豐富。

 清代宮中后妃也十分喜好喝茶,所用的茶葉都是各地的上等名茶。清宮后妃飲茶的習慣通常是:夏季飲西湖龍井、洞庭湖碧螺春等綠茶,有利於清暑降火。冬季則飲用普洱茶等紅茶,有解油膩,消食散寒、健胃生津等功效。

注重保健養生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古今一樣。即使現今女子每天過著忙碌充實的生活,每天出門前回家後對護膚保養仍是半點不馬虎。早上起床後,先用洗臉奶除去臉上污垢,再塗上爽膚水,最後用面霜保持臉部光滑亮麗。若要維持年輕富彈性的皮膚,下班回家後也不得鬆懈,洗澡後也要敷面膜,更別說塗指甲等瑣事。工序繁多且費時,但原來這套「公式」,古代女子已有,現今算是已減省不少了。

 如慈禧太后,她為了減少臉上皺紋及保持皮膚細嫩,每天堅持早晚用溫水洗臉,使用宮廷御醫配製的玉容散、藿香散、祛風潤面散、玫瑰露等護膚品來敷面塗膚。這些護膚品用多種中草藥配製而成,具有祛斑除沔、美白防皺、嫩面潤肌等特殊功效。慈禧太后十天服一次珍珠粉,其功效可以使人的皮膚光滑。

 不說不知,原來清代后妃們也享受按摩,她們會用一種面部按摩器太平車在面部反覆滾動,按摩穴位,以促進皮膚血液循環,使面色看來紅潤飽滿。慈禧太后因長年堅持養顏護膚,直到晚年,她的皮膚仍白嫩及極富彈性。

 除了面容,擁有一頭烏黑發亮的秀髮亦是美女的標準之一。慈禧太后不僅用御醫配製的菊花散、香發散等具有良好護髮作用的藥湯洗頭,還內服長春益壽丹等養髮藥方。此外,梳頭時視頭髮不同部位而選用不同材質、梳齒長短、疏密不同的梳子,對頭髮進行有規律的梳理按摩,既可潔淨頭髮,亦能促進新陳代謝。經過綜合使用這些內服外用的方法,慈禧太后的髮質烏黑發亮,即算到了七十多歲的古稀之年,頭髮依然光澤油亮。

娛樂豐富多彩

 今人常誤會古代女人沒甚麼娛樂,不是郊遊便是撲蝶。其實,後宮中的娛樂休閒活動豐富多彩,一年四季都有后妃喜歡的娛樂休閒活動,如蹴鞠、投壺、鞦韆、遊觀、釣魚、看戲、逗狗等。

 紙牌是產生於唐代的玩意,當時又稱葉子戲。紙牌製作簡單,變化多端,可以分勝負,可以賭錢,可以消磨時光,深得後宮喜愛。明代在葉子戲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新的紙牌遊戲馬吊戲。到清代,紙牌的遊戲發展更快,如游胡戲、麻雀戲。紙牌製作精美,繪有人物、花鳥、故事等。慈禧太后極好紙牌遊戲,晚年在宮中常以麻雀戲為樂,格格們經常陪慈禧玩樂。

 養狗也是后妃休閒的娛樂之一。早在清代,宮廷內已設有養狗處,專門管理養狗的事務,狗的數量多達數百隻。慈禧太后對狗寵愛備至,尤喜哈巴狗,常常在出遊時,必攜愛犬數十隻同出。光緒帝的瑾妃也喜養狗,曾命宮廷畫師為其馴養的九隻名貴的哈巴犬作畫留念。

總結

 當然,后妃對皇子的教育也是傾盡心力,但中國古代社會畢竟是男權社會,婦女甚少有機會左右,故教育皇子這重任只能寄望博學的老師。(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清代后妃的宮廷生活 (2012-03-25) (圖)
熱點詞評:桃花期 (2012-03-25)
文藝天地•短載:康復日記(四) (2012-03-25)
文藝天地•試筆:一起看海去 (2012-03-25) (圖)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出門在外 (2012-03-25) (圖)
歷史與空間:聽鳥叫的花紅 (2012-03-21)
豆棚閒話:王婆這樣的女人 (2012-03-21)
古今講台:黃葉 (2012-03-21)
生活點滴:愛情的花樣 (2012-03-21)
心靈驛站:牆 (2012-03-21)
歷史與空間:盧植其人 (2012-03-20) (圖)
生活點滴:有爸爸在,不哭 (2012-03-20)
古典瞬間:清代的偽養生騙局 (2012-03-20) (圖)
詞話詩說:卡 嚓 (2012-03-20)
歷史與空間:採來紅豆,粒粒分明藏錦繡 (2012-03-18) (圖)
人文世相:神婆與小人 (2012-03-18) (圖)
文藝天地•短載:康復日記(三) (2012-03-18)
文藝天地•浮城誌:都 市 (2012-03-18)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春之聲 (2012-03-18) (圖)
歷史與空間:休閒在賭城 (2012-03-1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