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現場直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大型歌劇《趙氏孤兒》上月在香港上演,好評如潮,演出期間不時聽到周遭傳來抽泣之聲,或許「趙氏孤兒」這個題材本身便具有一種普世的價值觀,像程嬰此等忠義之人,與屠岸賈這種窮奸極惡之人交織出來的故事,必然火花四起,賺人熱淚。

 「趙氏孤兒」不是一個新穎的題材,多年來一直被搬上舞台作不同形式的演出,這次國家大劇院將之重新編改,以歌劇形式呈獻,可算是一大突破。西方歌劇聽得多,但中國式歌劇則比較少見,觀眾一開始或許有點不習慣。然而此劇的音樂效果處理得很好,為了配合傳統主題,作曲家在音樂中加上中樂元素,笛子、琵琶等樂器的音色相當突出,散發出濃濃的中國味道。可惜的是中樂元素大多放在過場音樂上,主要音樂未見突出,仍以詠嘆調(又稱抒情調)為主。此外,女性音樂也處理得很出色,身為女性作曲家的雷蕾很擅長揣摩女性心理,莊姬不得不放棄趙氏孤兒、麥菽目睹親生兒子之死,兩人的悲壯之情與音樂交錯,唱到觀眾心坎裡去。

 另一方面,袁晨野(程嬰)、么紅(莊姬)、梁寧(麥菽)、田浩江(公孫杵臼)等演員肢體語言豐富,演出很到位。尤其麥菽投井一幕處理得相當好,彼時觀眾大多被屠岸賈搶嬰、大放厥詞一幕吸引了目光,殊不知另一邊廂麥菽已悲慟投井,程嬰伏在井邊飲泣,其喪妻之悲、失子之痛、對屠岸賈之恨表露無遺,演繹得十分細膩。又如公孫杵臼與程嬰一問一答、莊姬公主與麥菽交替演唱的部分也相當感人,可算是本色演出。

 場地燈光也是本劇的亮點之一,序幕的紅色燈光象徵了忠義之士所流之血,趙盾被屠岸賈陷害、趙家三百餘口被誅殺,迎來一場腥風血雨。第二幕場景一變,來到程嬰之家,昏黃的燈光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美,也暗示了程家難逃家破人亡之厄運。隨後黑暗到來,屠岸賈奪去嬰兒、程嬰背負「賣主求榮」的惡名被人唾棄,從趙盾、莊姬、韓厥到公孫杵臼,忠臣義士一一犧牲,黑暗彷彿降臨晉國,奸臣當道。第三幕紅色再現,趙武為父報仇,拔劍刺殺屠岸賈,血染大地。終結之時,黑暗中隱隱透露曙光,白雲在空中流動,有「黑暗將逝,黎明將至」之感。

 美中不足的是歌劇的台詞、歌詞過於「現代」,略嫌通俗粗鄙,如屠岸賈一句「我要讓猥褻更加猥褻,讓卑鄙更加卑鄙」教人不明所以,程嬰在趙武報了血海深仇之後,說一句「我終於可以去死了」更叫人啼笑皆非。「趙氏孤兒」一演再演,若編劇能活用戲曲經典,歌詞更趨古典、優美的話,相信更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

 在情節方面,劇團因為演出需要而對原著有所修改是無法避免的事,但結尾收得有點草率,趙武復仇一段未能突顯他在趙盾之死與屠岸賈十八年養育之恩兩者之間的矛盾,舞台上的趙武在程嬰口中得知真相後,隨即持劍弒父,其內心的衝突乃是原著最精彩之處,歌劇未能涵蓋此處實屬可惜。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相關新聞
《趙氏孤兒》催人淚下 華人歌劇再創新高 (2012-04-05) (圖)
現場直擊 (2012-04-05) (圖)
西關打銅的涅槃新生 (2012-04-05) (圖)
紅色經典旅遊 漫步新四軍紀念館 (2012-04-02) (圖)
詮釋紅色歷史與現實意涵 (2012-04-02) (圖)
報紙 (2012-04-02) (圖)
地雷 (2012-04-02) (圖)
會師圖 (2012-04-02) (圖)
雕像 (2012-04-02) (圖)
展廳內景 (2012-04-02) (圖)
抗戰浮雕 (2012-04-02) (圖)
「用一根線條去散步」 (2012-03-29) (圖)
讀永琳書畫之隨想 (2012-03-29) (圖)
生活的多姿 中國的色彩 (2012-03-26) (圖)
生活中的顏色與小人物 (2012-03-26) (圖)
縹色 (2012-03-26) (圖)
黃色 (2012-03-26) (圖)
曬大佛之十 (2012-03-26) (圖)
曬大佛之十一 (2012-03-26) (圖)
曬大佛之十三 (2012-03-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