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從地面上蔓延開的姿態——《青苔》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還沒翻開之前,雜誌的模樣比正方形略為寬扁;西式左翻的薄薄開本只有二十四頁,以騎馬釘簡單裝訂的小雜誌。雜誌的封面乍看找不到名字,然而封面右上角卻有著淺淺的打凸痕跡。對著陽光看,發現是「青苔」兩個字,但兩個字都只有不完整的左半邊。這兩個字痕不起眼地壓在封面那張照片的粗糙底面上,緊貼而懸浮的柔軟姿態。  ■文:劉佳旻

 這是《青苔》。大家都說「滾石不生苔」,苔在這句話裡面是不好的東西。但是為什麼一定要當那麼生硬而且停不下來的滾石呢?「我寧願當青苔」,他們說,「它不像一朵花或一棵樹那樣醒目,可是就這麼地長了。」

近三十歲的青澀姿態

 隱晦的封面是這樣一張照片:粗糙的地面上,拉長了的半個人影,張開的手。從這裡開始我們翻開《青苔》。薄薄的二十四頁雜誌,三月才發行的第一刊暖身號,內容是關於「不一樣的人生選擇」——在台東的兩個女生剛大學畢業就創業,開了讓人身心放鬆的按摩店;在台南的素人藝術家投入傳統民俗藝術宋江陣,蒐集臉譜、畫打面,推廣。

 關注年輕人以理想投注的獨立事業,《青苔》一期只介紹兩個到三個「有著偏執的年輕人」以及他們一直在做的事。「不管世界怎麼轉,對於自己在乎的事情就義無反顧地去做。」創辦《青苔》的林劭璚說,「這些年輕人跟我們自己一樣有相同的執著,但另一方面又有同樣的恐懼。」從自己帶著恐懼的冒險出發,這就是《青苔》的青澀姿態。這本刊物的基本組成只有負責採訪撰文的林劭璚與負責攝影編排的陳偉,兩人都是二十歲後半的七年級生;以兩人為中心,這本刊物環繞著年輕人在現實與夢想之間的擺盪。

 接近三十歲,對許多人來說是慢慢脫離青澀、開始在職場上追求晉升、在人生中追求穩定的家庭、婚姻等「上軌道的人生」,然而這本由近三十歲年輕人發言的刊物卻要告訴大家不同的世界。「這裡面有給同代年輕人的訊息,希望告訴他們人生除了追求那條固定的路之外,還有很多不一樣的人生。」兩個人笑著說,「這裡頭也有對『長者』的放話,告訴他們年輕人有他們所不能理解、想像不到的人生選項。」

對紙與印刷的情感

 兩個人很巧合地都來自與出版相關的家庭;陳偉的母親是台灣早期雜誌《綠生活》的主編,而林劭璚的父親則是台灣知名文化人向陽。「小時候家裡就是出版社。」林劭璚說,雖然已經不記得家裡開過出版社、或者家裡有出版品這件事,但卻一直喜歡在紙上剪貼、畫圖寫字,對出版這樣的事感覺很親切。「雖然什麼也不記得,但跟現在做的事放在一起,好像一切有冥冥之中的串連。」

 對紙與印刷的情感也是《青苔》選擇發行紙本、而非以現代年輕人流行的網路傳播的主要原因。負責編排版面的陳偉笑著坦白,「其實這是我第一次作版面編排。是為了做這本刊物才去學排版軟體。」雖然兩個人對紙本印刷的經驗才剛起步,但是還是喜歡紙本的自由性。「網路上會有版型的限制,沒法像紙本這樣自由;而且網路的閱讀是跳躍式的,但紙本打開就是面對那兩頁,在閱讀時比較容易進入整個刊物裡面。」

 雖然整本刊物就是兩人的創作實驗,但是採用鉛字排版的封面與充滿空間感的說故事版面,卻一點也沒有膽怯的意味,反而帶著無框架的柔軟。不同於一般獨立刊物囂揚的強烈主張,《青苔》的聲音就像是小小的苔叢那樣,不知何時已經在那裡,徐緩、不起眼,且蔓延以無聲的、不規則而毫無限定的姿態—翻開這本刊物,既找不到標注發行頭銜、編輯/攝影分工的版權頁,也看不見頁碼這樣標注性的資訊。

 「我本來覺得沒必要寫,因為只有兩個人,如果讀者真想知道,他們上網就能查到我們工作室了。」同時兩人都認為,分工上也是很多事情混著做,用那樣的頭銜標注太過生硬,因此也下意識地在排斥這樣標列式的表現。「不過,出刊以後,來幫忙協助的朋友越來越多,給了很多意見或實質幫助,因此之後可能會用比較軟性的方式來作分工標記。」

麵包樹底下的夢想

 名喚「麵包樹工作室」的屋子裡,一進門直對的牆畫了一株漫開枝葉的麵包樹。這是《青苔》暖身號中受訪者之一的作品。樹下是一台小音響,橫列地陳擺著各式舊雜誌刊物。樹牆的西邊是一扇大窗戶,窗邊在下午時分會投進慢慢拉長影子的陽光。

 這個製作、發行、出版《青苔》的「麵包樹文創工作室」是林劭璚與陳偉兩人的小型工作室,有多年文案、採訪撰稿經驗的林劭璚與攝影專長的陳偉平常接拍紀錄短片、靜態攝影與文案等委案工作,維持工作室的營運;製作刊物則是工作室長期的目標。「因為收入來源不是這個,所以整個刊物比較像創作慾的表現。」林劭璚說,因此在《青苔》中的書寫,也希望可以跳脫出平常文案或撰稿那種「目的性的書寫」,而希望是以最自然的方式來說這些年輕人的故事;「我希望誠實地表現,不想有太多矯飾,直接呈現『我認識得他們』。」

 「應該這麼說,」陳偉說,「是因為我們身邊有很多偏執狂的朋友,因為想寫他們的故事,所以出版了《青苔》,不是為了作《青苔》而去找這些人的故事來寫。」

 這個暖黃的空間裡,是兩個人向世界展開的共同起點。他們把目光投注在構成世界的「人」,從身邊開始,讓視線落定在那些獨特的人們身上,說他們人生中獨特的故事。

 提到兩人對《青苔》的未來計劃,不同於一般獨立刊物想一直把同一個刊物持續下去的想法,兩人說,「《青苔》的話,希望做一年。一年之後再做別的刊物,與《青苔》不同性質的。」而今年接下來即將出版的《青苔》中,也有關注台灣最近熱烈討論的都市更新議題,也可能做居住在觀光老街邊緣的年輕人眼中「另一種老街的模樣」。剛從菲律賓北部旅行回來的兩人,預計把在菲律賓拍攝到的影像自費出版攝影集。

 就如同封面上纖細宛如浮雕的刊物名字一樣,無色、不完整、也不起眼,但《青苔》裡蘊含著看似未成熟的動態能量,正在出發,正在蔓延,看似靜止的姿態中綿密的生長著。就像他們寫在第一頁的文字那樣,這正是一種「永遠在路上、永遠在路的外面」的青苔姿態。

相關新聞
從地面上蔓延開的姿態——《青苔》 (圖)
每月一薦:打工皇帝的武林秘笈 (圖)
要刊書事: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 31/03: (圖)
要刊書事:Time《時代周刊》02/04: (圖)
要刊書事:The New Yorker《紐約客》09/04: (圖)
要刊書事:The Guardian《衛報》04/04: (圖)
歷史與空間:三坊七巷 (下) (圖)
古今講台:猜謎語「屈原」
豆棚閒話:文人相親 (圖)
古典瞬間:晉人吃喝的瘋狂
詩情畫意:雙 拐
百家廊:我們這個時代的愛情 (圖)
翠袖 乾坤:藝人愛不愛狗仔隊?
天言知玄:你就是奇蹟
琴台客聚:人生約章
杜亦有道:利益或好奇
隨想國:公 案
路地觀察:豐臣公主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