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詠恩預期,未來數年將有更多仿製生物製劑出現,各國際性醫學組織近年已頒布或正草擬針對仿製生物製劑的指引,以確保藥物的成效及安全。香港文匯報記者林曉晴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曉晴)廣泛用於治療不同疾病的生物製劑,在註冊使用前須經大型臨床研究足證安全,但有關專利權屆滿後,其他藥廠便可仿製而毋須進行大型臨床研究。有學者警告,生物製劑製作工序繁複,過程稍有不慎,便會危害病人健康,促請當局加強規管,即使是仿製藥亦須進行大型臨床研究,確保安全。
生物製劑是最新科研藥物,已廣泛應用於類風濕、癌症及糖尿病等。生物製劑註冊前,需經進行大型臨床研究證實其效用,才可註冊使用,但仿製生物製劑毋須進行臨床研究。隨著愈來愈多仿製生物製劑面世,世衛和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已針對仿製生物製劑擬定最新指引,包括要求進行大型臨床研究,以證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副教授李詠恩表示,仿生物製劑的出現可降低藥費,令更多病人受惠。
仿生物製劑降藥費
她舉例指,胰島素是生物製劑之一,現時常用的胰島素是仿生物製劑,價錢只是「原裝」的十分之一,但生物製劑製作過程複雜,涉及工序達5,000個,並不易仿製,只要製作過程有誤,已可令藥物無效,甚至危害病人健康。
李詠恩舉例說,在醫學界已沿用10多年的生物製劑「Epoetinum alfa」,在1998年至2004年間,突然出現多達175宗罕見的副作用「純紅血球發育不全症」,加劇病人貧血問題,其後發現是一個製作過程出現問題。她稱,例子反映即使是原廠藥,只要生產過程的其中部分出現問題,已可後果嚴重,更遑論仿生物製劑。
多數製劑不易仿製
李詠恩透露,現時本港有使用的仿製生物製劑約10種,預期有最少1種類風濕關節炎藥物及2種癌症標靶治療的生物製劑的專利權於未來2年至3年屆滿,即意味本港或有更多生物製劑出現,她促請本港跟隨國際做法,加強對仿生物製劑監控,包括提供仿生物製劑的大型臨床研究數據,以確保藥物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