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宋熙東已拜師滿族老人何世環學習滿族「說部」。
滿族作為一個「馬背上的民族」,入主中原並統治中國260餘年,堪稱中國歷史上一大奇跡。然而,這個古老而曾經顯赫一時的民族,卻即將徹底失去自己的民族語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滿族人口約1千多萬,但會說滿語的不足百人,能將滿語書面語譯成漢文的不足50人,精通書面語的則不足20人。官方資料更顯示,到20世紀80年代,除東北個別邊遠地區和新疆的錫伯族少數老人尚能使用滿語外,滿語已經消失了。但作為曾經廣泛使用的語言,滿語在許多地方的漢語方言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滿語口語消失 清史研究斷流
業內專家指出,現存滿語是世界性滿學研究的活化石,被學術界譽為「國寶」。據史料記載,清朝政府為保密起見,凡涉及到國家重要機密和重要條約時,就只用滿文記錄,特別是清代前期康、雍、乾三朝形成的滿文檔案,數量尤為龐大。有資料顯示,中國現存滿文檔案史料約200餘萬件(卷、冊)。然而,這些珍貴的史料,卻因滿語人才的極度匱乏而即將成為天書。內地滿族文化專家曹萌就指出,若不能及時整理和搶救,一旦這些懂得滿語的老人故去,滿語口語將徹底從地球上消失,而清史研究亦將面臨永久性斷流,很多史實將再無解密機會。
在採訪中,多位專家、學者以及民間傳承者對於滿語行將消失的現狀表現出的痛心疾首,令記者感受頗深。中國社科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滿學研究所副所長關紀新就痛心地表示,語言是人類無形的文明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清代滿族留下的輝煌文化,幾乎已全部被歷史掩蓋了。在滿語中,巴圖魯是勇將、英雄之意,滿族的老人們都叫宋熙東為「巴圖魯」,的確,中國需要更多的「巴圖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