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承恩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通識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會長
考完首屆通識教育科文憑試後,許多老師和同學作出試後檢討及深入討論:究竟同學應如何溫習通識科?其中一項大家關心的議題就是「如何跟進時事新聞」。
回顧文憑試題目,大部分跟耳熟能詳的時事議題有關,詳見下表:
2012年通識科文憑試題目摘要
題目 相關時事議題
卷一第一題 人口老化問題
卷一第二題 禁煙、控煙政策
卷一第三題 香港政黨及其他政治組織效能
卷二第一題 香港基建利弊,如機場第三條跑道
卷二第二題 中國如何受到全球化影響
卷二第三題 中國男女失衡問題
有人認為,上述時事議題與過往3年曾發生過的香港、中國和國際新聞有關,同學應時刻跟進相關時事;但也有同學擔心,3年以來所發生的時事新聞非常多,如何仔細跟進?
就此,同學在跟進時事新聞過程中,緊記注意以下3項要點:
.大量讀報 能舉一反三
看得多並不代表要背誦得多。同學毋須刻意牢記多項時事資料,如有需要,可善用筆記簿或智能手機記下時事主題,以備他日溫習時回顧。
記下主題的目的主要是希望提升自己對時事的敏感度。如果同學習慣閱讀大量報章時事,很快便會想起不同時事之間的彼此關連。例如當同學讀到機場第三條跑道興建的利弊,很快便會想起早前港珠澳大橋事件。又如同學了解麥當勞餐廳如何影響中國,很快會想起其他美國企業(如迪士尼)對中國的影響。
.說明論點 舉例無難度
此外,如果同學習慣閱讀時事,亦會有助自己在作答過程中輕鬆舉例說明論點。例如當試題問到政治組織在香港的效能時,同學可舉出跟區議會及立法會相關的時事新聞例子,包括區議會選舉的市民投票取向、立法會討論最低工資等。又如同學回應控煙政策的問題時,可具體指出現時香港有何控煙政策(如增加煙稅、香煙包裝盒上加上警告字句等)及其成效。
.看清考題 勿答非所問
不過,同學必須留神「過猶不及」。部分同學刻意「貼題」,猜度有甚麼時事將成為正式考試題目主題。如果同學不懂舉一反三,靈活變通,反以為自己「貼中」了題目,盲目將所記下的時事新聞要點寫出,最後得不償失,由「如虎添翼」變為「畫蛇添足」。
例如,有同學以為「貼中」了機場第三條跑道興建的時事主題,立即寫下自己是否支持興建,想不到原來題目所問的是「公眾利益」跟「個人利益」的取捨,同學最後離題,後悔莫及。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