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服領風騷:霓裳吸眾目 簡約顯真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簡約服飾一直受到時裝設計師的追捧。 資料圖片

——全球化+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在不同的流行領域中常聽到簡約兩個字,簡約恍若成為我們當下的一種生活態度,任何流行本質或消費活動必須以簡約為最終理念。但簡約意念到底如何呈現及發展起來?如何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態度?簡約在眾多流行文化領域中(尤其時裝)的影響最顯著。提到時裝和簡約,布魯梅爾最具爭議性和傳奇性,簡約歷史總不能少了他。了解他的生活信念或許讓我們對簡約獲得一些啟發。  ■林援森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林援森 畢業於香港樹仁學院(2007年更名為樹仁大學)新聞系。其後取得香港新亞研究所歷史學碩士、博士學位,以及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學位。

小知識:布魯梅爾是花花公子?

 布魯梅爾(Beau Brummell,1778年至1840年)是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時裝名人之一。他的職業生涯不值得大書特寫,但其個人品味則對時尚文化產生無遠弗屆的影響。

名校出身築債台 入獄逝於精神院

 布魯梅爾先後在英國伊頓公學及牛津大學接受教育。初期,他受到威爾斯親王所眷顧;但好景不常,自負的性格令他臭名遠播,加上債台高築,其後唯有遠走法國。1816年後,他過著身無分文的生活,度日如年。不久,他在威靈頓公爵的幫助下,謀得領事一職。1835年,他的債主又逮捕他,鋃鐺入獄淪為階下囚。後來,他精神失常,被送往精神病院。最終於1840年在精神病院逝世。

生前愛打扮 主張自然美

 布魯梅爾生前愛打扮,但絕不是華麗香豔的一類。他崇尚自然,也推動當時有名的「花花公子修飾運動」(Dandyism),倡議紳士的衣著應自然簡單,甚至有人以布魯梅爾作為「花花公子修飾運動」的同義詞。花花公子的衣著顏色單調,多以藍色為主:白天穿藍色或綠色,晚間穿藍色或黑色。布魯梅爾強調衣著稱身、無瑕結構、講究細緻,但從不複雜,簡單為主。

深得威爾斯親王賞識

 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於1804年病重不起,國會宣布由其子威爾斯親王成為攝政王,暫理國務。喬治三世其後駕崩,威爾斯親王繼位,成為喬治四世。威爾斯親王尚未登基前,他對布魯梅爾的衣著風格留下深刻的印象。威爾斯親王與布魯梅爾相識於1790年,他們相處甚殷,一直到布魯梅爾為避債遠赴法國為止。由於獲得威爾斯親王的賞識,布魯梅爾的衣著風格因而得到推廣。

反璞歸真 鋒芒罩全球

 19世紀是時裝文化燦爛奪目的時代,這也是工業革命的成果。男性以往需要利用服裝去表現自己的地位,特別是貴族。但工業革命後,資產階級不斷成長,他們需要工作,以衣著代表權威的時代己過去;相反,為方便日常工作,服裝的功能顯得更重要。因此,男性服裝的變化較女性少。至於女性的服裝變化則十分大,甚至可用目不暇給、翻天覆地來形容。

 千村典生指出,近代時裝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由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到洛可可時期,經歷不同年代和風格的影響,其中洛可可時期可謂近代時裝最燦爛奪目的階段,其以強調華麗的特點為主,洛可可時期正是簡約流行前的黎明歲月。這股百年時尚,其中包括具風格的假髮、衣領、裝飾和褲子等,逐漸退出時裝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布魯梅爾的簡約主義。歷史不斷地循環,簡約主義在上世紀初呈現另一次革命性的變化,同時造就一個劃時代的品牌的誕生登上歷史舞台,這就是CHANEL。

 CHANEL主張的「貧乏美學」承繼布魯梅爾的影響,進一步改寫19世紀以後的服裝史。1859年後,巴黎上流社會一直鍾情於高級訂造時裝。但CHANEL在上世紀的榮光歲月以「貧乏美學」作為設計理念,以無領上衣、獵服及褲裝等為主,用色方面則放棄五彩十色,以黑色為主調。正如法國詩人波德來爾所言:「黑色葬送了往日的英雄主義。」CHANEL把簡樸的風格帶進巴黎時裝圈,同時更進一步影響世界的風尚。

 其後,不少品牌均以簡約為號召,匯流成一股新力量。GIORGIO ARMANI則是當時的先驅之一。上世紀70年代,GIORGIO ARMANI令男性服式柔軟化,代替往日硬朗的風格。時裝學者尼可特懷特(Nicole White)和伊恩葛里菲斯(Ian Griffiths)指出,GIORGIO ARMANI的風格填補上世紀60年代的反叛與80年代的物質風潮的差距。

 另外,MARC JACOBS於上世紀90年代展現極簡約的美學風格,也是經典之一。JIL SANDER的設計亦以簡約為意念,其目的就是令女性上班族不再穿得太招搖過市,以簡約風格擔起女性的身段。

近代時裝強調 兩性差異

 在時尚中,除髮型外,時裝亦是不可或缺的組合。時裝的定義為何?有學者認為,時裝的真正含義是自我表達;有學者認為,時裝展示活動已成為一種觀賞性活動或只是一種娛樂方式;也有學者認為,時裝可如實地揭示時代情緒,為世界的情感提供重要紀錄。時裝有其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功能性方面,意指蔽身保暖;非功能性方面,則是審美的內涵。

男突出對比 女展現三圍

 日本時裝專家千村典生指出,近代時裝有兩個特徵:首先,男性服裝以上半身的變遷為主,女性服裝的變化則表現在裙子的樣式。其次,設計強調對比,或組合所帶來的視覺美感。男性美表現在上下身的對比;女性美則強調胸圍、腰圍、臀圍三者的組合。千村典生解釋說,這個差距表現中世紀基督教的道德觀,要求男女的服裝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概念鏈接:何謂服裝簡約主義?

 服裝簡約主義可被定義為簡單的線條、精良的衣料、精緻的裁剪。簡約主義的興起可以工業革命為背景。自工業革命發生後,男性的社會身份出現改變,成為新興的階級。歐洲社會以往由教士、國王、貴族、騎士、平民這幾個階層組成,到工業革命後,出現一群以專業工作謀生的男性階級,且其地位日益重要。以往的服裝代表身份,教士、國王、貴族、騎士等均有特定的服裝,以分別其社會地位。但新興的階級需要工作,服裝不可太複雜,簡約是可取的概念,而且社會正朝向平等的方向發展,簡約與平等是較和諧的配搭。

麵粉撒假髮 浪費倡罷戴

 早在古埃及時代,古埃及人已開始使用假髮。但假髮文化在西方社會一直不太流行。直至1600年左右,法國對長髮情有獨鍾,為了方便,人們開始使用假髮,以自然美為最高要求。英國皇室到1663年亦開始使用。其後,假髮逐漸在歐洲流行起來,許多國王甚至認為假髮是必須的打扮,是表現禮儀的重要飾物,上流社會亦以戴假髮為身份象徵,這種時尚維持近一個世紀。

風行18世紀 男女必備潮物

 18世紀的男女都流行戴假髮,並且用麵粉撒在假髮上,令視覺效果更加好。當時,除時裝設計師成名外,髮型師亦能成為時尚名人,同時亦變成合法且正當的職業。18世紀晚期,尤其法國大革命後,假髮開始退出時尚舞台,原因有二:一方面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革命軍不喜愛打扮,他們認為這是貴族玩意,又聲稱假髮浪費大量麵粉(即髮粉),引致麵包的供應短缺,藉以批評假髮使用者。當時,英國(尤其倫敦)作為新時尚之都,開始崇尚自然美,假髮被視為加工的「舊時尚」,人們遂高舉放棄的旗號。他們提倡放棄配戴假髮,主張如布魯梅爾般以理髮代替,以真頭髮示人。這正是簡約主義的重要一環,同時推動髮型時尚的發展。

|結|語| 簡約至今已成為一種共同的生活態度,這是自文藝復興後的解放力量所致。無論布魯梅爾或所謂的簡約美學理念,都不過是這段歷史進程中的必然現象。從古典音樂到流行音樂,以及不同的禮儀安排,均朝向簡約或簡化的方向前進。但筆者對婚姻禮儀「簡約」至一紙婚書的地步,有點不以為然,其未免對這段嚴肅的人生經歷過於兒戲。但更驚人者,有離婚法律廣告以「999元」作招徠,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婚姻簡而約,離婚快而廉。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解釋簡約主義的定義。

2. 簡約主義與時裝有何關係?

3. 時裝如何反映時代變遷?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舉例加以說明。

4. 為甚麼有些服裝能歷久不衰?試舉例加以說明。

5. 有人說:「衣服是一個人的身份象徵。」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這個說法?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 Jennifer Craik:The Face of Fash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2. Jane Ashelford:The Art of Dress,Great British:National Trust

3. James Laver:Costume and Fashion,UK:Thames & Hudson

4. 辜振豐:《時尚考》,果實出版社,2004年

5. 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中國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相關新聞
服領風騷:霓裳吸眾目 簡約顯真我 (2012-04-12) (圖)
概念圖:簡約主義 (2012-04-12) (圖)
咎由自取:「世界末日」臨近 人類幾時知驚? (2012-04-03) (圖)
概念圖:「世界末日」逼近 (2012-04-03)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CY當選特首 (2012-04-02) (圖)
通識把脈:剖析考評系列 解讀通識教育科評核目標(三) (2012-04-02)
營商濟貧:行善牟利 如何分界? (2012-04-02) (圖)
摩廈爭光全球鬥多 (2012-03-30) (圖)
概念圖:摩天大樓 (2012-03-30) (圖)
雲端科技:網絡存取 衝上雲霄 (2012-03-28) (圖)
瞬觀世界:揚長避短 教鞭難展 (2012-03-27)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特首選戰 (2012-03-26) (圖)
通識把脈 剖析考評系列:解讀通識教育科評核目標(二) (2012-03-26)
人工受孕 不育救星VS有違倫理 (2012-03-21) (圖)
仁政惠民:改善民生不偏倚 調配資源有優次 (2012-03-20)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衝閘」銳減 (2012-03-19) (圖)
通識把脈 剖析考評系列:解讀通識教育科評核目標(一) (2012-03-19)
偶像崇拜:追星陷癲狂 青春易失控 (2012-03-14) (圖)
概念圖:青少年追星行為 (2012-03-14)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款待風波 (2012-03-1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