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特首候選人答問大會於19日晚舉行,3名特首候選人(左起)唐英年、何俊仁、梁振英。 資料圖片
新聞撮要
香港11家電子媒體16日舉行特首選舉論壇,3名特首候選人應邀出席。香港多間電子傳媒委託中大傳播研究中心進行的行政長官選舉辯論即時民意調查顯示,在兩個小時辯論期間所累積訪問的1,229名市民中,認為梁振英表現最好的佔整體43.7%;其次是何俊仁(24%);最後是唐英年(14.6%)。至於被問到若有權投票,會選擇哪一位候選人,最多人支持梁振英,佔整體42.4%;其次是唐英年(19.1%);最後是何俊仁(14.4%)。
由多位來自不同界別的選委發起的特首候選人答問大會於19日舉行,特首候選人梁振英、唐英年及何俊仁均有出席,在介紹參選政綱的同時分別回答13名選委的即場提問,以及10名公眾的書面提問。 ■節自《唐:經驗政績更可靠 梁:齊心擔起這頭家》,《香港文匯報》,2012-03-17;《即場民調拋離唐何 梁獲逾四成好評》,《香港文匯報》,2012-03-17;《梁振英:實現「大和解」 香港「拍住上」》,《香港文匯報》,2012-03-20
持份者觀點
1.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3名候選人在選委答問大會的表現都「可以接受」。
2. 中六生林雋軒:梁振英在選舉論壇的表現最好,因為他的回應清晰;但他頻頻望稿,表現有些失準。
3. 中五生盧善祈:何俊仁在選舉論壇不時用引導性問題迫使唐梁回答他希望討論的話題,每當唐梁想詳細回答時,便會截住對手,有點斷章取義,但這就是辯論。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描述即時民意調查的各項結果。
2. 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討論辯論表現會否影響特首候選人的支持度。
3. 在政綱、誠信和辯論表現中,你會以哪項作為評選特首候選人的準則?為甚麼?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現代中國:渝官更替
新聞撮要
據新華社15日報道,日前,中央對重慶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進行調整。張德江同志兼任重慶市委委員、常委、書記;薄熙來同志不再兼任重慶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一般來說,由另一位在中央工作的政治局委員、甚至副總理級別的高官兼任某一省份或部委領導,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並凸顯該省份、部委的重要性。 ■節自《薄熙來免渝職 張德江掌重慶》,《香港文匯報》,2012-03-16;《政治局委員「空降」省部有先例》,《香港文匯報》,2012-03-16
持份者觀點
1. 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重慶副市長王立軍私自進入美駐成都總領事館滯留事件,性質嚴重,影響惡劣,中央十分重視對王立軍事件的調查,這次重慶市委主要領導調整是鑒於王立軍事件造成的嚴重政治影響,中央從當前形勢和大局出發而慎重研究決定。
2.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中央此次選擇身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張德江接替薄熙來,是一個規範性選擇。同時,張德江是分管經濟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此前曾任多省省委書記,地方經驗豐富,由他暫時主政西部的直轄市,顯示中央深思熟慮、力求重慶平穩過渡。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解釋薄熙來被免職的主要原因。
2. 根據上文,分析張德江兼任重慶市委委員、常委和書記的優勢。
3. 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中央今次的任職決定凸顯對重慶市的重視」這個說法?為甚麼?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公共衛生:愛滋疑雲
新聞撮要
今年1月中,一名墮樓身亡的東區醫院外科醫生被證實為愛滋病帶菌者。食物及衛生局證實,該名醫生生前已出現初期病徵,患病後曾為病人施手術,惟當局並無「守則」要求醫護申報傳染病等病歷紀錄,而醫管局在他身故後才知悉病歷,卻一直未有向外公布事件。 ■節自《愛滋醫生照操刀 醫局守則宜檢討》,《香港文匯報》,2012-03-18
持份者觀點
1.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根據外國經驗,病人經由醫護人員傳染疾病的風險相當低,加上基於私隱考慮,「無需要」公布事件,現階段亦毋須追蹤死者曾接觸的病人。
2.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醫療機構有需要知道醫護人員是否患有傳染病,才能保障病人免受感染……愛滋病能透過血液及體液傳播,若有染病醫護人員替病人施手術,有機會接觸病人的血液,增加病人感染風險……現時醫管局的《人力資源守則》未盡完善,當局應檢討收緊。
3.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雖然醫生在做手術期間,或會被手術工具刺傷,其血液或會直接接觸病者的器官組織,增加手術中病者受感染的風險,但香港以往未發生過「醫生傳染愛滋病予病人」的事件,病人毋須過於擔心……為釋除病人的疑慮,醫管局應為相對高風險的病人驗血。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指出醫管局沒有公布哪宗醫療事件,並解釋其所持理據為何。
2. 討論彭鴻昌和何栢良對事件的觀點和看法。
3. 你認為當局應檢討《人力資源守則》嗎?為甚麼?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全球化:校園槍殺
新聞撮要
法國上周接連發生兩宗槍擊案後,19日再有一名鐵騎士在南部城市圖盧茲一所猶太學校外亂槍掃射,造成4名師生死亡……死者包括30歲宗教老師及其兩名分別3歲及6歲的兒子,一名學校主任的10歲女兒亦不幸喪生,另有一名17歲學生情況危殆。喪生的教師桑德勒擁有以色列及法國的雙重國籍……法國總統競選活動暫時叫停。 ■節自《法鐵騎槍手猶太學校狂掃射》,《香港文匯報》,2012-03-20
持份者觀點
1. 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一名前主管:事件可能是針對猶太人及以色列人「恐怖浪潮」的一部分,相信是伊朗或黎巴嫩真主黨所為。
2. 法國總理菲永:全國均有機會成為槍擊目標,所有學校及宗教建築應加強戒備。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解釋法國校園槍擊案所造成的影響。
2. 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推測槍擊案的起因。
3. 假設你是法國總統,你會如何啟動全國危機應變工作?試舉例說明。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小孩相親
新聞撮要
如今,電視裡、網絡中、報紙上,越來越多大齡男女青年的相親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找對象要從娃娃抓起」的呼聲也讓一些內地年輕父母熱衷於為寶寶找「小對象」……為娃娃舉辦的相親會活動在一些育兒網站、媽媽論壇等網絡裡流行,吸引年輕家長的熱情參與,甚至有些媽媽帶著自己的寶寶在不同網站之間進行登記、篩選,樂此不疲……其中一個短短幾行字的廣告,一周內吸引1,000多人頂帖,200多個家庭參與,最終有40多對寶寶「配對」成功。參與者年齡最小的「帥哥」才6個月大,並與一個剛出生100天的「女友」兩情相悅,「互訂終身」。 ■節自《娃娃相親 內地興起》,《香港文匯報》,2012-03-20
持份者觀點
心理諮詢師:「獨二代」的內心普遍存在孤獨感,通過「相親交友」方式為孩子尋找玩伴,可以幫助促進孩子的成長。但不可長期這樣做,孩子到8歲至10歲時,性別敏感意識開始建立,若到青春期,家長還在灌輸「相親」的概念,容易誘發孩子早戀。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舉例分析孩童相親活動興起的原因。
2. 你認同「相親活動對孩童而言利大過弊」這個說法嗎?為甚麼?
3. 假設你是內地父母,你會讓年幼子女參加相親活動嗎?為甚麼?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能源科技與環境:闢洞釋地
新聞撮要
港府20日表示,將向立法會申請兩筆共近億港元的撥款,當中包括開展一個香港岩洞發展研究,製作總綱圖作將來發展之用;亦會為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亞公角「女婆山」岩洞作相關研究。當局表示,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可釋出28公頃土地,有關地皮將作住屋用途,若一切順利,研究項目可於今年6月展開,最快2017年動工興建,2027年完成搬遷。 ■節自《港研污水廠「入洞」 釋地28公頃》,《香港文匯報》,2012-03-21
持份者觀點
發展局副秘書長(工務)林天星:發展岩洞帶來多種好處,包括把合適的現有政府設施遷往岩洞,以釋出土地作房屋或其他用途,預留的地下岩洞空間亦可容納未來項目及作將來的地下擴建,部分不受歡迎設施亦可藏於岩洞,減少對環境和社區的不良影響……香港早有政府設施成功設於岩洞內的例子,包括在1995年建成的赤柱污水處理廠,及在1997年落成的港島西廢物轉運站和狗虱灣爆炸品倉庫,而非政府設施則有2009年把西區海水配水庫遷往岩洞,以騰出土地作為港大百周年校園發展之用。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舉例解釋香港發展岩洞有何好處。
2. 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評估沙田污水廠成功遷入岩洞的機會。
3. 試推測開闢岩洞是否香港未來的土地發展趨勢。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