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朋友女兒十七歲,快考大學,坦率可愛。我們一班auntie跟她聊天,問了三個問題,她答得精警。
問題一:十年後的今天,你估計會在做甚麼?她答:已經退休。
問題二:算你真退休了,一早起來梳洗完畢,你會做甚麼?她答:再睡覺。
問題三:說回現在,八家大學,你最想進哪一家。她答:中大。我們問為甚麼?她答因為樓下有個巴士站,可以直達中大。
我們這些「老餅」,自不以為然,但看她又很認真,不似在敷衍。其實以她家的環境,爸媽都是中學老師,只有一女,她確是不必工作也可以活得很好。那天她也說了:auntie你們工作了幾十年,也是為了將來生活得安樂一點而已,我既然馬上就可以這樣生活,中間辛苦的一段就不必了。她也有道理。
其實現代男女為了討生活而刻意讀書和工作的人生歷程,是工業革命後才出現的。看珍.奧斯汀的小說,如果是小康之家,女兒的唯一「工作」是找個好老公,兒子就當軍官、或繼承家裡小生意、或當牧師,為的也不一定是搵食,往往是為了金錢以外的追求,如榮譽、家族延展、宗教侍奉。如果是地主,就是真正的有閒階級,除了打理房產,有餘力就可以畫畫、打獵、從政、寫詩。至於女子受教育,出來打拚個人事業維生,更是近百年才有的事,所以小說《簡愛》的女角,執意要當家庭教師,自食其力,當時是前衛女子。
朋友的女兒其實提出了個重要問題:工作是為了甚麼?如果錢已足夠,為何還要營役?不過朋友中也有人投資有道,生活早已無憂,但還是每天朝九晚八,在大機構當個中層管理,忙個不亦樂乎。如果我們說工作是為了個人實踐,落實理想,年輕人必聽不進去;但中產家庭的兒女,縱有父母庇蔭,可以一生不工作,卻又未必有足夠的財富與文化修養,去當一個稱職的有閒階級,終或變了個三不像。所以,與其廿七歲就每天賴床,還是好歹找份工作為上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