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新光重開前已有不少戲迷排隊購票。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新光戲院耗資2,000萬元變身,加上每月約150萬元營運開支,但盛世天戲劇團強調,維持場租水平不變。劇團創辦人李居明表示,對粵劇有不解的情意結,承租不為賺錢,只盼再次讓極具文化價值的粵劇藝術發揚光大。為維持收支平衡,新光將會「開源」,包括加裝廣告牌,開拓廣告收益;同時引入「分成」租賃方式,與表演團體分拆票務收益。
盛世天戲劇團總監元海憶述年初與業主羅守輝磋商承租的經過。他表示,當時接獲候任特首梁振英的來電後,立即約見羅守輝。由於對方是虔誠教徒,一直希望將場地奉獻予所屬的教會使用,初時立場相當堅定。雙方一星期內約見3次,在誠意打動之下,戲劇團最後成功以月租100萬元續租5年。他估算,日後新光月租連同水電費等各項雜費的總經營開支,每月約需150萬元,每日場租收益達5萬元,才能維持基本營運。
收益分成+賣廣告=增收
至於2,000萬元的裝修費,回本遙遙無期。元海表明,新光場租不會加價,但會在其他方面開源,包括與表演團體合作,雙方「分成」票務收益,以增加收入,例如6月中旬的《Joe Junior金曲耀新光》及7月的《麗花皇宮》便是採用此合作模式。此外,亦會於場內加裝小型廣告牌,盡用空間,售票處上方已決定放置翠華茶餐廳的廣告。
為何冒著賠本的風險仍要經營新光?因為一個對粵劇的情意結。元海表示,李居明鍾愛編寫粵劇劇本,年前成立盛世天戲劇團,現在行前多一步,「師傅(李居明)是希望為粵劇保留一個交流的平台」。此外,粵劇近年被標籤為「夕陽」文化,是老人家的娛樂,但李居明認為,粵劇雖然不是起源於香港,但「出處不如聚處」,更發展出香港特色,是香港的本土文化、集體回憶,值得保育,更盼再次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