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報紙編輯喜歡用「煲呔曾」、「鬍鬚曾」和「唐唐」等姓名縮寫(花名?)做標題,我作為讀者,覺得極之礙眼和粗俗。他們都是有姓名有頭臉的人,應該得到尊重。稱呼他「煲呔曾」,並不表示親切。
潮流似乎盛行拉近距離大和解。兩男相遇拍膊頭叫「阿叔」,以示親切。去菜市場,豬肉佬一見到女顧客,熱情地高聲叫「靚姐」,連白髮蒼蒼的婆婆也不放過,虛偽又親切。
美國咖啡連鎖店星巴克,企圖與客人拉近距離,最近在英國大肆宣傳「直呼其名」的和親策略。以往客人在吧枱落單買「拿鐵」咖啡,職員準備好後,高呼「拿鐵」,客人自會趨前取咖啡。
新策略是;職員先問客人名字(例如,名叫阿茂),然後將名字寫在杯身。當咖啡準備好了,職員高呼「阿茂,嚟攞咖啡。」多麼親切啊,像認識多年的老友聚首,捧來熱咖啡一杯。星巴克如是想。
在美國,星巴克叫「阿茂攞咖啡」的策略盛行已久。美國人性格屬「單料銅煲」,一上灶就火熱,「三唔識七」碰面搭膊頭就叫「阿尊」「阿積」。但英國人天生性冷淡,抗拒直呼其名。於是,星巴克的和親策略遭到排斥,英人警告星巴克,勿將美國文化強行帶至英國。
英傳媒質疑,星巴克憑什麼要顧客報上名來?他們又不是警察。他知道顧客名字等於侵犯私隱。誰擔保他們不寫錯名字派錯咖啡?顧客去星巴克是為了喝咖啡,並非去和他們交朋友,雙方關係建於錢銀交易,而朋友關係建於真誠。
今年三月英首相卡梅倫訪美,奧巴馬直呼他名字「大偉」;卡梅倫回稱他「巴拉克」。結果惹起英傳媒抨擊,指他們兩人「稱兄道弟」,忘記了自己是代表國人利益。
倘若香港的星巴克要客人報上名來,我會說:「靚姐」。到時,幾十人去搶一杯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