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評:時代變幻凸顯人格與精神的光芒——評葉廣芩《狀元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5-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潘啟雯

作者:葉廣芩

出版: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年4月)

定價:人民幣39.50元

 一是北京,一是陝西——對著名作家葉廣芩來說,前者是故鄉,後者是客居之地:長在京華故土的經歷、來自社會底層的感觸、參考異域文化的對照……其獨特的成長和生活因素構建了她小說獨特的品味風貌,懷舊、悵惘和一絲欲說還休、欲罷不能的情愫繚繞在字裡行間,成為作品的底色,形成古雅、清麗和細膩的風格,顯出了她異於陝西作家群總體的「黃土情結」、「史詩品格」的作品風貌,藝術和題材方面獨樹一幟,別具一格。

 「家族小說」是作家葉廣芩打開文壇之門,也是她獲得人們認同的一把鑰匙。從《本是同根生》、《誰翻樂府淒涼曲》、《黃連厚樸》,到《全家福》、《乾清門內》、《採桑子》、《青木川》,再到這部新近出版的長篇小說《狀元媒》(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葉廣芩筆下展開的家族往事或歷史敘事,恰如一條條河流,時而波濤洶湧,時而緩緩流動。那些在作者筆下穿梭的人物,早已不是「路人甲」一樣的活道具,而是有著個性鮮明的面容和生動表情的個體。無論是她筆下的歷史情境,還是在國事或家族命運中艱難生存和成長的主人公,都有著觸手可及的臨場感。

 葉廣芩所有的家族小說就像在拼七巧板,一個中篇一個中篇的連綴起來,《狀元媒》也是如此。這部厚重的小說是冠以包括《狀元媒》、《盜御馬》、《玉堂春》等十一部京劇戲名在內而寫成。小說以父母的結合為契機,家族成員和親戚朋友的故事為背景,整個家族故事的講述者、黏合劑就是「我」——小格格。第一人稱「我」的視角,擺脫了借助「聽來的故事」書寫的單薄和刻意設計文化追求的人工斧鑿痕跡,使其文擁有了「似真非真」、「似我非我」的皇親國戚家族的揭秘性文本特徵,也能有效地吸引人們的眼球。

 《狀元媒》的十一個故事既相關又游離,既可以連起來作為一個整體來讀,也可以拆解開來單獨閱讀。《盜御馬》寫的是作者當年的知青生活。《玉堂春》關注的也是當年知青生活的所見所聞與所遇,但不是一個地方,而是舊時北京和現時的陝西兩地,寫了兩個都具有妙手回春醫術的「神醫」,北京的陳玉堂和在陝西的陳豫堂,寫神醫是講故事,其主旨還是展示當年即「文革」後期的社會現實和下層人的生活命運,揭示人之病與社會之病。《豆汁記》和《小放牛》聚焦的都是小人物,或是地位低賤的女僕,或是命運悲慘的太監,但他們都有著自己的人格精神和心靈世界,世事多變,命運多舛,但他們堅守其認定的做人原則,至死不渝。

 「使歷史與今天糅合,將昨天和今天銜接」是葉廣芩文學的表現手法,也是她史家眼光的體現。但她的小說與老舍相比帶了更多的書卷氣。她對詩詞曲賦、建築、京劇、中藥、古玩等門類行家式的敘說,不僅讓人印象深刻,而且使其作品的傳統文化意蘊渾然天成。與其說葉廣芩與老舍、鄧友梅等京味作家一脈相連,不如說她遙遙接續上了曹雪芹筆下那個藝術化的貴族世界。她讓人們看到在時代的變幻或波折中失去原有地位的滿清貴族伴隨著歷史潮流滾滾向前的步伐必然走向沒落的同時,卻也在精神世界中保留了我們傳統文化中的某些精髓。

 田園詩人陶淵明曾有《形影神贈答詩》,其中「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句子教人感慨良多,積極地看,那是因擁有不變信念而在可變時間中具備了迎送生命的從容與坦然。對於生命,在一切物相組成的「形」與一切歷史構築的「影」之外,那個「神」也許是每個文學家嚮往捕獲的。葉廣芩的「神」,實際上仍在寫一種人的精神。傳統京劇,無一不集中於人間情、義兩字,它最不齒的是無情與忘義——這是戲的「神」。人總應有些什麼承接天地,儘管時代一波三折或變幻不斷,命運大起大落,人物出出進進,但是,那種面對一切的精神認定與優雅風度,是屬於站立著的人的。

相關新聞
百家廊:你還提筆沾墨嗎?
翠袖乾坤:跨越界線 超越自我
跳出框框:靚姐
琴台客聚:老飯店老話
杜亦有道:DJ和解員
思旋天地:不能「吃老本」
網人網事:一寸江山一寸金
綜論「城邦」的是是非非 (圖)
走出「城邦」意識的誤區 (圖)
凱倫.史密斯 為中國藝術尋找發光體 (圖)
書評:時代變幻凸顯人格與精神的光芒——評葉廣芩《狀元媒》 (圖)
書介:晝信基督夜信佛 (圖)
書介:劍橋的星空 (圖)
書介:我的路 (圖)
書介:淘金殺手 (圖)
書介:文茜的百年驛站 (圖)
徵稿啟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