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學校主動邀請公司競投校巴合約,但業界反應冷淡,出現「有生意,無人接」怪現象,但其實校巴經營者卻是「有苦自己知」。有校巴公司負責人慨歎,校巴生意成本日增,司機寧願轉行做保安,留人十分困難。另一邊廂,接載旅客較校巴服務利潤相差10倍或以上,不少行家改辦旅遊巴服務,或是把牌照賣予大型公司套現,令校巴漸成夕陽行業。
油價勞保飆 加薪留司機
百利旅運公司負責人江先生表示,他5年至6年前已淡出校巴業務,改為主力提供旅行團接送、員工接載等服務。他指近年旅遊巴各項營運成本增加,除了油價外,勞工保險狂升3倍,由去年5萬元升至今年15萬元。另近年工作尚算輕鬆的保安員月入因最低工資實施而上升,以及建築業蓬勃,帶動工業用車輛司機收入倍增,吸引校巴司機轉行。為了留住司機,不少承辦商調整薪酬。
由於成本上漲,接送內地旅客成為校巴承辦商出路,「接送一個學生,平均一個月只可收取200元至300元;但單是一個內地旅客,一日行程已可獲100元!」以每月開工26日計算,兩者利潤至少相差10倍以上。
就有意見指希望政府重新發牌或規定校巴只可接載學生,江先生並不贊成,認為今日結果是政府一手造成,「政府10年前限制發牌,又叫業內人士自行買賣牌照;今日校巴牌已炒賣至200萬元一個,如果重新發牌或限制校巴用途,不但有欠公允,而且嚴重影響業界利潤」。
半日變全日 學制削收入
鄧太經營校巴服務28年,她指除了最低工資和通脹外,學制由「半日變全日」,對業界造成重大衝擊。
她表示,以往小學有上午班和下午班,校巴每天可經營4轉,但如今收入只餘下一半。她以一輛27座位校巴為例,「全車每月收入約2.6萬元,扣除司機、油費等等支出,每月虧蝕2,000多元,還未計算停車場租金、保險等等」。
期望政府提供燃油補貼
鄧太補充指,暑假將至,公司校巴生意停頓,收入銳減,經營更困難,「即使加車費,也很難收回成本,唯有假日接旅遊巴生意補貼」。她認為現時校巴服務是賠本生意,沒有人願意入行,行家紛紛出售校巴和校巴牌給大型公司套現。她希望政府協助業界,包括提供燃油補貼,否則校巴公司難以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