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朱金石作品Black Zen No.1, 1991
由今期開始將為大家帶來的創作對談系列,是在本港展出為期兩個月的抽象藝術展《憶原》中不同時代中國頂尖抽象藝術家們的創作思考。這場展覽的策展人是中國當代藝術界泰斗高名潞教授,展覽將呈現七位不同時代抽象藝術家的作品,嘗試以全新的角度闡述近30年間中國當代抽象繪畫藝術,探討近年的中國藝術史,同時也展示中國當代抽象繪畫的藝術發展。
今次將首先為大家帶來前衛藝術家朱金石的參展感受,這位將「感物詠志」充分融合於創作中的藝術家,作品中一直有一種視覺的「直接性」,社會性和個人感性在他的創作中不但不矛盾,更渾然一體。
你在《憶原》中怎樣展現您的創作主題?
朱:當今時代,我們常常將當代藝術定義在媒材與觀念的範疇之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當代藝術應該是多元化的,而此次展覽《憶原》也正是嘗試令藝術的當代性回歸到藝術的本源和起點。在中國藝術理論家高名潞的「意派」中,強調藝術的各個類別是相互滲透、相互契合的;所以,繪畫本身就具有媒介的特徵和觀念的特征。在我看來,藝術並不總是需要創作的主題,反而藝術的終極體現,就在創作的過程之中,所以藝術過程,往往就是藝術主題。
你自身的經歷背景,對你的創作有怎樣的影響?
朱:個人生活經歷對藝術創作的影響是必然的,如果我沒有在西方直接看到眾多繪畫、看到包括其它各類藝術派別,那麼我的創作就不會像今天這樣豐富,但又由於我有一個機會,能夠從西方之外看待繪畫,這就有了一個可能,從繪畫中超越繪畫。 我現在的工作地點是北京,但實際上我試圖排除北京藝術氣氛對我的影響,這就是一種當代的生活方式,創作方式。
你如何看如今的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發展?
朱:抽象藝術不是一個群體性的潮流,它是不可預測和設計的。好比此次展覽的七位藝術家,我與大部分藝術家並不認識,也沒有很多交流,但每個藝術家都以獨立的方式對抽象繪畫做了長期探索,我們之間如有一個匯合點,它大概應該是藝術家的個性。個性意味著抽象繪畫的內涵,它既無發展也無後退,它是超越時間的。 ■文:賈選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