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創作對談:回歸藝術的本源和起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朱金石作品Black Zen No.1, 1991

由今期開始將為大家帶來的創作對談系列,是在本港展出為期兩個月的抽象藝術展《憶原》中不同時代中國頂尖抽象藝術家們的創作思考。這場展覽的策展人是中國當代藝術界泰斗高名潞教授,展覽將呈現七位不同時代抽象藝術家的作品,嘗試以全新的角度闡述近30年間中國當代抽象繪畫藝術,探討近年的中國藝術史,同時也展示中國當代抽象繪畫的藝術發展。

今次將首先為大家帶來前衛藝術家朱金石的參展感受,這位將「感物詠志」充分融合於創作中的藝術家,作品中一直有一種視覺的「直接性」,社會性和個人感性在他的創作中不但不矛盾,更渾然一體。

你在《憶原》中怎樣展現您的創作主題?

朱:當今時代,我們常常將當代藝術定義在媒材與觀念的範疇之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當代藝術應該是多元化的,而此次展覽《憶原》也正是嘗試令藝術的當代性回歸到藝術的本源和起點。在中國藝術理論家高名潞的「意派」中,強調藝術的各個類別是相互滲透、相互契合的;所以,繪畫本身就具有媒介的特徵和觀念的特征。在我看來,藝術並不總是需要創作的主題,反而藝術的終極體現,就在創作的過程之中,所以藝術過程,往往就是藝術主題。

你自身的經歷背景,對你的創作有怎樣的影響?

朱:個人生活經歷對藝術創作的影響是必然的,如果我沒有在西方直接看到眾多繪畫、看到包括其它各類藝術派別,那麼我的創作就不會像今天這樣豐富,但又由於我有一個機會,能夠從西方之外看待繪畫,這就有了一個可能,從繪畫中超越繪畫。 我現在的工作地點是北京,但實際上我試圖排除北京藝術氣氛對我的影響,這就是一種當代的生活方式,創作方式。

你如何看如今的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發展?

朱:抽象藝術不是一個群體性的潮流,它是不可預測和設計的。好比此次展覽的七位藝術家,我與大部分藝術家並不認識,也沒有很多交流,但每個藝術家都以獨立的方式對抽象繪畫做了長期探索,我們之間如有一個匯合點,它大概應該是藝術家的個性。個性意味著抽象繪畫的內涵,它既無發展也無後退,它是超越時間的。 ■文:賈選凝

相關新聞
「靜裡乾坤大」:靜物有多麼如幻如真 (圖)
吳家禮作品《晨曦》 (圖)
吳家禮作品《收穫系列》No.15 (圖)
吳家禮作品《襯布上的薩克斯》 (圖)
吳家禮作品《旋律》 (圖)
吳家禮作品《平安之星》 (圖)
創作對談:回歸藝術的本源和起點 (圖)
中國抽象藝術,80年代至今:憶原 (圖)
視覺推介:「海闊天空.友情天地」——伍家賦作品展 (圖)
歷史與空間:白襯衫的故事 (圖)
詩情畫意:浣 歌
遊蹤:靜對一湖碧水 (圖)
亦有可聞:優雅的信箋 (圖)
詞話詩說:切膚之痛
百家廊:我們怎樣當父母 (圖)
翠袖 乾坤:嫁個有錢人
海闊天空:四國遍路
琴台客聚:與舊書打滾的日子 (圖)
生活語絲:遊瘦西湖
思旋天地:「弱肉強食」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