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提到當年用東方面孔做ELLE封面,有一段在我心中縈迴多年的小插曲。當時,一方面是配合「九七回歸」百年盛事,另一方面是延續我推行的本土化編輯方針,這同時得到法國總部的大力支持。
我的「本土化」其實是以國際級包裝把本土天才引進國際雜誌這個平台,並以本土角度做國際題材,所以,雜誌的形象是更國際化、摩登化。當然,這個構思初時難免有爭議。但是,以倍數上升的銷量和廣告收入堵住了反對的聲音。
記得當時提出以具國際知名度的東方面孔做封面時,幾乎所有香港同事持保留意見,說用中國人做封面會令雜誌形象「cheap晒。」真正理由是擔心法國老闆不會同意。我當時感到意外之餘了,就笑著說:「原來大家心中一直覺得自己cheap?」然而,公司的外國同事卻幾乎異口同聲:「Mary, that is great, go ahead.」
結果,我在great和cheap之中做了great的決定。不過,張曼玉並非「東方面孔」的首選,主要是她那幾年都在法國,並揚言謝絕港台傳媒訪問;鞏俐才最有代表性,一方面她是首位中國女星獲威尼斯影后,也是首位中國女星出任國際品牌歐萊雅「面孔」,她同時是以中式服揚名國際的「上海灘」品牌代言人。九六年有場在君悅酒店舉行的時裝秀,身穿中式風格裝的鞏俐以壓軸姿態出場時,那種典型的東方女性美驚艷全場,我印象深刻。
後來因鞏俐時間配合不上,我們才嘗試去說服張曼玉。她本來叫我們拉隊到巴黎拍攝,或請法國總部派人拍。但我不同意;一來是預算問題,二來是跟回歸主題有關,希望她也「回歸」。幾經說服,她終於答應提早半個月「歸來」,以配合我們的製作時間。於是,身穿Gucci紅衣的「張曼玉回歸」象徵了香港回歸(找不到更好的中式服)。
時至今日,國際名牌的東方面孔已不鮮見,巴黎天橋上的東方身影日益成焦點。當看到范冰冰連續三年穿著中國風晚裝走上康城紅地毯時,我為她喝彩,就像為昂山素姬身上那永遠的緬甸民族服裝著迷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