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設海床人工礁 海洋生態逐步改善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漁護署去年監測結果顯示在魚礁範圍內錄得101種魚類,潛水員在人工魚礁四周發現火點及東星斑。 漁護署提供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吳建邦)港府為改善本港海洋生態,多年來已在海床設置688座人工魚礁,去年監測結果顯示在魚礁範圍內錄得101種魚類,雖然較2005年的106種輕微下降,但發現東星斑等具經濟價值的魚類出沒。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隨著禁止拖網捕魚及其他規管捕魚措施落實,配合人工魚礁計劃,料海洋生態將會逐步改善。

 香港約70%海床由沙和泥組成,不適合魚類生長,影響本港魚產量,再加上有漁民使用拖網捕撈,影響破壞海洋生態。漁護署遂於1996年推行人工魚礁計劃,把舊船、舊車胎及混凝土組件等置於海床,為海洋生物提供庇蔭地方。漁護署漁業主任蕭浩廉表示,人工魚礁放置水底約3年,便會發展出初步的生物群落。

 漁護署相隔4年至5年便會為進行大型監測,去年的結果顯示,本港人工魚礁範圍錄得101個魚種,較2005年106種輕微下降,但卻發現具經濟價值的魚類,如在印洲塘人工魚礁發現東星斑,亦有在其他魚礁地方發現細鱗、火點和紅鮪。

 蕭浩廉表示,人工魚礁能提供庇蔭地方,讓這些具經濟價值的魚類避過捕撈。

漁船登記制 控制捕撈量

 隨著《漁業保護(修訂)條例》已於6月中生效,漁護署將推行多項規管捕魚措施,包括設本地漁船登記制度、限制新漁船加入及非漁船捕魚等,加上年底禁止拖網捕魚的政策,蕭浩廉相信海洋生態可逐漸改善。他更稱,正研究於魚類養殖區內投放更多人工魚礁,並設立漁業保護區,進一步改善海洋環境。

相關新聞
兩地專才競爭 59%港人認激烈 (圖)
發展專業須克服重重障礙
年輕專業人士事業發展障礙
每三個專才一個想半年內跳槽 (圖)
新巴城巴勞資達協議 加薪5.3%
兩特首齊赴京出席回歸展 (圖)
跳傘綵排 表演精彩 (圖)
兩地貿易 15年飆升6倍
京辦座談會 紀念安子介
胡總訪港 保安區內設採訪區
香港內地15年來經貿變化 (圖)
「見證.香港回歸15年」系列專題之訪談篇 (圖)
法治基礎日益穩健 梁愛詩:基本法根植香港 (圖)
發揮優勢:倡前海覓廉租地 推動港律師北進 (圖)
嶄新模式:人大釋法非「干預」 漸建易接受模式 (圖)
適應變化:司法覆核趨增 相信法官判斷 (圖)
「見證.香港回歸15年」系列專題之抗災篇 (圖)
川港攜手抗災重建 麥齊光:同胞血脈震不斷 (圖)
建醫院定3原則 非只給錢 (圖)
社署心理學家 危難實地輔導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