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浩 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教授
任志剛提出檢討聯匯機制之說引起社會很大迴響,連日來,各大報章爭相就有關言論發表不同意見和揣測,當中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亦有較持平客觀的看法。其中一派的觀點讓筆者相當詫異,他們猜測任志剛突然變調,可能因為中央政府有人授意他發放風聲,測試市場對改動聯匯的反應。基於各種原因,筆者認為上述說法的可能性不大。
第一,現在並不是與美元脫u的最佳時機。筆者最近於本報發表的文章已提及,歐債危機越演越烈,歐元潛在解體可能,環球經濟安危懸於一線,脫u後隨時觸發港元大波動,中央政府沒理由在這風高浪急之時考慮改動聯匯制度。
第二,現正值新舊政府交替的敏感時期,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便會觸動市場神經、擾亂民心,因此,中央藉任志剛測試水溫的論調並不合理。再者,若中央真的有意放寬聯匯制度,情理上必先和新班子溝通,不可能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讓一位已卸任官員先放風,令現任政府大亂陣腳,急急為脫u之說撲火。
事實上,「聯匯脫u論」在去年已傳聞四起,筆者亦曾和一些外國朋友討論過脫u的機率。外間針對港元的投機炒作已蠢蠢欲動,不少國際炒家對港元伺機待漲,認為聯匯一旦脫u,港幣將最少升值兩成。
對香港實際情況稍有認識的人應明白,聯匯脫u並不是香港能單方面決定的,需顧及現實的政治、經濟因素。本港有一半貿易來自內地,單從兩地經貿關係考慮,牽涉和影響範圍就非常大。而且,改動聯匯制度涉及香港的經濟前途事關重大,在一國的前提下,理應和中央溝通諮詢。因此,一些國際炒家以為能任意妄為地炒脫u是極端無知的想法,他們對香港的政經環境全不了解。
筆者認為,改動聯匯需在香港與內地皆有利的歷史契機下,再經過充分諮詢和研究方可進行。若變動只對單方有利,而損害另一方的利益,便沒有脫u之理。上文已提及,香港正處於政治交接期,又受到外圍經濟波動的影響,現在顯然絕非時機。
聯繫匯率制度有利有弊,一方面令香港喪失貨幣和利率政策的自主權,但長期對金融穩定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環境不斷變遷,聯匯制度的存亡掀起一番辯論是可以理解的。取替聯匯制度的方案林林總總,與人民幣掛u是眾多替代方案中聲音較大的一項。由於兩地經貿關係漸趨緊密,未來兩地經濟勢必更加融合,假如將來人民幣成為可自由兌換的國際貨幣,那麼港元與人民幣掛u是較為可行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