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孫西 全國政協常委
2012年7月1日,香港將迎來回歸祖國15周年紀念日。回歸以來,香港與祖國內地的關係越來越緊密,「背靠祖國」已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應該看到,香港回歸祖國15年來,經濟持續繁榮,依然是全世界最自由和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至今年為止,香港已連續18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世界銀行對183個經濟體的營商環境排名中,香港排名第二;本月,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剛剛公佈的《201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連續第二年以滿分100分榮登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榜首。究竟是甚麼原因,令回歸祖國後的香港擁有如此的魅力與潛力?這正是由於香港回歸祖國後,實施「一國兩制」,落實「港人治港」,為本港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動力。
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據政府統計:1997年,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是2.7萬美元,現在大約是3.5萬美元;從2004年到2011年的8年間,香港GDP平均增速達到5.0%,是同期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兩倍。目前世界經濟大環境不佳,但從國際信貸的評級來看,香港是最高的3A評級,從1997年到目前已經連升三級,在亞洲,只有香港和新加坡達到這一級別。而作為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證券市場的市值從1997年6月的43493億港元,攀升到2012年4月的202310億港元;首次公開集資額(IPO),從2009年起連續三年全球第一,過去10年一直位列全球五大交易所,在全球的交易所中,只有香港和紐約有此成績。
港人當家作主
從「英人治港」到「港人治港」這本身就是巨大的民主進步,港人自己當家作主一定會更好。《基本法》規定,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體議員最終實現普選產生。為了進一步推動香港民主政治的發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04年4月6日解釋了《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明確了政制發展的啟動程式。只要嚴格按照「一國兩制」和《基本法》辦事,香港一定能夠最終實現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體議員普選產生的目標。不久前的第四屆香港特首選舉就是經過選舉委員會來進行,並比以往擴大到1200人,顯示更為民主。下一屆選舉在2017年,將全民普選香港特首,2020年亦可能將全民普選立法會。
回歸後的港人繼續享有廣泛的自由和人權,而且比回歸前更加完備;有關人權保護的《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規定繼續在港生效,通過香港特區的法律予以實施,香港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回歸後依法享有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權利。事實上,回歸15年來,港人通過人代會和政治協商制度與內地同胞一道成為國家的主人,參與國家各種事務的管理。香港特區組織代表團參加全國人大的工作,有的港人擔任了國家部長級的官員,有的代表國家成功競選成為國際組織的總幹事。現在,國家越來越多專業資格考試對港人開放,這些都為港人提供了更多的權利自由和發展空間。
中央助港走出難關
其實,香港的經濟環境在97前已埋下不少的隱憂。在90年代初期,「三高」問題(高地價、高通脹、高人工)使香港經濟變成不可持續的「泡沫經濟」,一旦遇上經濟風暴,香港經濟就會隨時爆破。所以,當香港在回歸初年遇上亞洲金融風暴,再加上受到周邊國家影響時,就變得百業蕭條。在2000年科網股爆破前,港人都覺得科網股是解決經濟問題的好方法,認為可幫香港經濟找到一條生路。然而,科網股後來卻變成「無形資產」,成為另一個泡沫,造成香港經濟第二輪爆破。2003年「沙士」在香港肆虐期間,無論是零售業、股市還是地產都受到了極大影響,港人完全失去消費信心。除此之外,金融海嘯和現時仍未解決的歐債危機,也是香港在回歸15年來所面對的另外兩大挑戰。
雖然經濟難關一次又一次重創香港經濟,但祖國的援手最終都幫扶了香港快速走出經濟困境。回顧2003年沙士疫情爆發,使香港經濟陷入谷底,中央推出CEPA(即《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並開放內地遊客赴港個人遊,猶如為香港經濟打了一針強心劑。CEPA給了香港很多優先權,又讓內地學習了很多經驗,所以CEPA是一個雙贏的策略。對香港來說,零售業即時被帶動,飲食業和酒店業也開始發展。
毋庸諱言,香港在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對內地的投資,佔境外投資的45.1%,同時內地企業自1993年以後在港上市融資超過3萬億港元,香港又是內地企業最大的境外融資中心。現在,內地省市與香港的合作,更拓展到了服務業、人才引進與培訓、聯合海外推介等領域,香港所扮演的角色更加豐富多彩。因此,香港應繼續發揮「背靠祖國」的優勢,與內地加強分工合作,合建優質生活圈,打造更具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