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在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等方面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其中作為溝通工具之一的語言就反映了當中變化。多年以來,兩地均有不同的詞語分別南下、北上,相互交融。一葉知秋,一詞知變,這些詞語見證了兩地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結果。
大中華地區一向存在詞匯轉移,上世紀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大量香港詞語通過影視、流行歌曲、新聞媒介等進入內地,典型例子有「埋單」、「的士」、「寫字樓」、「老闆」、「卡拉OK」、「理念」等。
網絡助交流 南下詞較多
同時,不少內地詞語亦通過新聞媒介出現在香港媒體上,例如「落實」、「確認」等。九七回歸後,兩地交往更見直接和深入;互聯網的普及,亦使兩地交往更為快速直接。過去15年,每年均有數以千計的內地詞語南下進入香港媒體,同時有數以千計的香港詞語北上進入內地。整體而言,南下詞比北上詞數量較多。內地詞語南下以2003年6月至2004年7月為高峰,而香港詞語北上則以1999年7月至2000年6月為高峰,箇中原因值得探討。
最具代表詞 「微博」居首位
在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之際,教院語言資訊科研中心以「LIVAC漢語共時追蹤語料庫(http://livac.org/)」過去17年的資料為依據,對香港回歸15年內的內地與香港北上南下詞語作了統計分析,並於日前公布了10個最有代表性和使用頻率最高的內地南下詞語:
1.微博、2.維權、3.黃金周、4.減排、5.自由行、6.提速、7.經濟體、8.國足、9.博客、10.高新。
從以上香港常用的10個內地詞語可以看到,過去的變化不只是新詞代替舊詞,如以「落實」代替「Confirm」、以「確認(機票)」代替「Confirm(機票或ticket)」、以「悉尼」代替「雪梨」、以「聖迭戈」代替「聖地牙哥」,而是採納了一些多方面的新概念,如科技方面的「微博」、「高新」;經濟方面的「經濟體」、「黃金周」、「自由行」;環保方面的「減排」;民生方面的「提速」、「維權」等。在香港,這些概念在1997年前均比較陌生,但現在卻已廣為人知。
■教院語言資訊科研中心 蔣震(語言科學)講座教授鄒嘉彥主持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