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命
老友導演鄭保瑞的新作出爐,片中借車手間的較勁談及人生哲理,其中一句對白的大意如下:別老是跟著別人的車尾燈走,走自己要走的路。
不論是人生的哪一個方面,我們也難免會有「跟著別人的車尾燈走」的時候:年幼時,我們有誰不是跟著父母、師長及身邊朋友的行為舉止,學習生活的對與否?踏入社會做事或開展任何一份新工作時,有誰能不先跟著前人所留下來的工序及經驗摸索,令工作較易上手?其實就連戀愛,我們不是也要先迎合對方的喜好品味,然後才慢慢從融合的過程中,找到一個能夠保存自己一定的位置嗎?
正如釋迦牟尼在《金剛經》中所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其意其實也跟以上的道理相似,因為佛法也不過是一隻帶人渡河的木筏,你既然已乘著它到達了彼岸,為何還要苦苦地將之繫於身上,而不灑脫地將之放下?
不過,應注意的是,我其實絕不否定這個「跟著別人的車尾燈走」的過程,甚至認為它是每個人做每件事時的必經階段,偏偏時下不少的人往往因為生活節奏急速,在甚麼也不懂之時,就強調要超越前人,要走自己的路,我固然欣賞這份志氣,不過,我更認為先吸收別人的經驗能讓我們犯少些錯,走少些冤枉路,但重點是要活學活用,而非因此而墨守成規。
不少學佛之人,也會被六祖慧能的頓悟過程深深吸引,並因其「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說而看輕神秀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其實後者正是我們身處學習階段時應抱的良好態度。若只羨慕六祖的頓悟反而容易令人欲速不達,說不定他早已經歷幾世的「跟著別人的車尾燈走」的努力修行,才有後來頓悟的成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