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後至今15年間,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內地詞語南下進入香港媒體,這些南下詞語種類繁多,涵蓋各個領域,例如政治方面有:「三個代表」、「榮辱觀」、「執政為民」;經濟方面有:「傳銷」、「央企」、「打假」、「洽談會」;文體方面有:「國足」、「福娃」、「假唱」;科技方面有:「微博」、「高新」;民生方面有:「減排」、「蘇丹紅」、「非典」、「惠民」。
望詞不知義 港人難接受
這些南下詞語中有部分詞義透明度很高,望詞可知其義,很快為香港人接受,並融入香港人生活中,例如「網吧」、「黃金周」、「自由行」、「經濟體」、「維權」、「醫保」等。
當然也有一部分內地常用詞語透明度不高,即從字面猜不到其含義,較難得到認同。這或涉及多種原因。例如:
1. 社群組織、政治環境不同,如:「建言獻策」、「先進性」、「三貼近」、「居委會」、「榮辱觀」、「紅歌」、「黨情」。港人很難明白這些詞語的含義。
2. 文化生活習慣不同,如:「給力」、「混搭」、「回遷房」、「菜籃子」、「體彩」、「大賣場」、「客服」,港人較為陌生。
3. 部分地域方言,如:「貓膩」、「鬧騰」、「忽悠」、「鐵桿」、「大腕」、「擰巴」。包括一些台灣詞,有一部分先行進了內地,再轉移到香港,如:「超夯」、「釋出善意」。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內地常用詞語在香港未見普遍使用,甚至未為港人接受,例如(括號內為香港用:「艾滋(愛滋)」、「觸摸屏(touch screen)」、「短信息(sms)」、「空調車(冷氣車)」、「立交(天橋)」、「動遷(遷徙)」、「搖號(攪珠)」、電腦用詞「菜單(選單menu)」等。
兩地「維權」 各有偏重
此外,有些詞語詞義雖然一樣,但兩地使用習慣卻各有偏重。例如「維權」,意思都是指維護自己正當的權益,但香港多用於政治領域,例如指維護人權。在內地則多用於消費領域,例如指購房、購物時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內地與香港兩地詞語的南來北往,加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交流不是對等、相應的。我們希望通過分析兩地詞語的交流,可以得出較為客觀的結論。 ■教院語言資訊科研中心蔣震(語言科學)講座教授鄒嘉彥主持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