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知青》引發的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電視劇《知青》劇照。 網上圖片

王大慶

 由梁曉聲編劇、張新建執導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知青》於央視落下帷幕。剛開始,出於自己也當過知青,看梁曉聲《知青》宣稱完整紀錄知青十年上山下鄉歲月的故事,原想引起強烈的共鳴。然耐心看完後,並沒有達到初衷。

 實事求是講,要完整真實表現當年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並非易事。因為當年「上山下鄉」的「知青」當中,大部分是到農村「插隊落戶」的,還有一部分雖然也是務農,過的卻是「生產建設兵團」的準軍事化生活,他們的狀況與「插隊知青」有很大不同。而梁曉聲由於當年是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知青,因而將筆墨大多就放在兵團知青身上,試圖以兵團知青的生活來涵蓋全部知青的生活,這就有些以偏概全,難以完整展現那一代知青的生活、情感與成長。難怪於《知青》播放中,就有不少當年插隊知青議論紛紛,評說《知青》劇情與他們的知青生活大相逕庭。

 事實上,「插隊落戶」的知青生活遠比兵團知青生活艱苦,更沒有他們那麼浪漫。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我插隊在蘇北串場河東一個偏僻的鄉村。那裡的農民當時很窮,住的房子都是茅草蓋的「頂頭舍」(即山牆呈南北方向,門戶就開在南山牆上),吃的是雜糧。才開始6個月,知青還有38斤大米供應,6個月後就和農民一起吃雜糧了。當時我們插隊的公社都是鹽鹼地,每年長娃娃草埋青改良土壤,田裡只能長玉米、大麥和小麥,產量很低,遇上欠收年成,家家只能以胡蘿蔔、胡蘿蔔纓子、山芋、南瓜等代食品摻合雜糧充飢,而且以粥為主。我們這些身在異鄉處於長身體時期的知青,飯量正盛,常常寅吃卯糧,不斷預支,往往麥子沒上場,玉米已吃光,而生產隊除備戰糧、種子糧外,也難以滿足我們隔三差五的借糧要求。於是,只好向家裡求援,讓家裡人緊緊褲帶,寄點糧票給我們。但這種辦法也有限,在計劃經濟還沒有溫飽的年代,家裡人也要生活啊。沒得辦法想,夜晚我們只好幹起了到田裡偷挖胡蘿蔔、刨山芋、掰青玉米的勾當。那時,吃飯大多用又鹹又澀極便宜的蟹渣燉豆腐渣充當下飯菜。喝粥通常沒有鹹小菜。住宿條件更差,當時知青房還沒蓋,就與牛同宿,在牛棚裡騰出一塊地方放兩張上下鋪的雙人床,冬天還好,到了夏天,牛糞發酵快,整個牛棚裡臭氣熏天。

 儘管生活十分艱苦,但每天上工是少不了的。早上天剛亮生產隊隊場旗桿的小紅旗就升起,大喇叭也同時響起,催你起來打早工。幹到8點多鐘,生產隊隊場旗桿上的小紅旗落下,你得趕緊回家忙早飯,9點鐘還得繼續上工。至12點吃中飯,下午1點半繼續上工到傍晚看不見這才下工,一年到頭難得有休息。工分按不同組別採取不同標準。我所在的生產隊,男壯力組全天出勤的工分是10分,依次為男青年組9分,女壯力組8分,女青年組7分,老幼組6分,各組分工活計有別。我們四個知青(當時老三屆知青是編組下放,每組4人,通常一個生產隊一組知青)剛開始分在女青年組,一年後才升到男青年組。每年年終按收成定工分單價,一起兌現,通常10分只有1毛5到2毛之間,效益好的生產隊工分單價也不超過2毛5,劃去糧草錢,能有幾十元現金入賬就不錯了,收成差的年頭分文不得也是常事。與《知青》劇情裡兵團知青每月40多元的工資簡直是天壤之別。

 業餘生活更是枯燥無味。那時農村不通電,火油又上計劃,家家戶戶只是在吃晚飯時點下自做的豆油燈,然後就摸黑做事、睡覺。我們知青晚間要麼是在豆油燈下偷看一會兒從城裡帶來的「黃色小說」,要麼是在床上講鬼的故事,直至毛骨悚然,才躲進被窩裡睡覺。由於害怕與農村姑娘談戀愛回不了城,因而誰也不敢招惹,害怕脫不了身而永生永世回不了城。就是男女知青之間也絕少談戀愛,多是一些互相幫扶,因為在那種艱苦的環境裡,一個人生活都難自保,何談組成小家庭。對情愫的萌生,大多是克制再克制,絕沒有《知青》裡表現的那麼浪漫。也有個別知青與農村姑娘結緣的,但拖到知青回城時大多了斷。

 當初知青響應號召到廣闊天地裡,確實想幹一番事業。在農村,我曾連續三年過年不回城,大年初一也到田裡幹農活,與貧下中農一起過「革命化的春節」;在農田水利工地,我曾因勞累過度英勇地暈倒,醒來後搖搖晃晃地仍挑擔挖河……那時候,我們是多麼地想使自己的青春年華在農村有所作為啊。然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艱苦、枯寂的荒野生活磨滅了我們的激情,褪化了我們的鬥志,動搖了我們紮根一輩子的決心。有人利用獨生子女父母身邊無人照顧的政策走了,有人費盡心機搞病退回城了,也有人根子紅、苗子正被推薦上工農兵大學或入伍……可絕大多數知青還是熬到1979年才大返城。知青返城後,一些人特別是77年、78年高考上大學的知青,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社會的棟樑,然而,更多的知青則永遠失去了受高等教育體面就業的機會,在九十年代的下崗潮中更是首當其衝,經常被工作單位裁減而失業。從農村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下放知青的努力並未能給農村的發展帶來多少好處。知青離開後實行的大刀闊斧的農村改革,才為農村帶來了實質性的改進。

 梁曉聲編劇的《知青》,由於視覺沒有觸及到大部分「插隊落戶」知青的真實生活,個別地方只是膚淺地一帶而過,特別是對知青運動理解的片面,以至劇情與現實有很大的偏離,成了一部理想化的「兵團知青」劇,不但沒有達到之前所說的「全景展現」,更沒有揭示出那場上山下鄉運動的本質。

相關新聞
百家廊:《知青》引發的 (2012-07-16) (圖)
翠袖乾坤:追夢的年齡 (2012-07-16)
跳出框框:富二代 (2012-07-16)
琴台客聚:母慈子滅進退間 (2012-07-16)
杜亦有道:文鼎「十八斬」 (2012-07-16)
思旋天地:以茶會友 (2012-07-16)
網人網事:大衛的褲衩 (2012-07-16) (圖)
百家廊:醫療康復型養老院可行 (2012-07-13) (圖)
翠袖 乾坤:卡素爾 (2012-07-13)
古今談:深圳頭等地鐵將引起挑戰 (2012-07-13)
琴台客聚:「鬱氣」與「新詩的出路」 (2012-07-13)
生活語絲:會晤王蒙 (2012-07-13)
一網打盡:濠江半日遊 (2012-07-13)
記憶後書:2011香港電影回顧 (2012-07-13)
百家廊:杜甫故里行 (2012-07-12) (圖)
翠袖乾坤:學點手語有好處 (2012-07-12)
海闊天空:古鎮文化遊 (2012-07-12)
琴台客聚:開鏡 (2012-07-12)
杜亦有道:病態黃油蟹 (2012-07-12)
隨想國:貝 (2012-07-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