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國民教育乃國際慣例 不應政治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25]     我要評論

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時事評論員

 國民教育近日又被政治化,有民間團體徵簽名登廣告,並擬於本月29日遊行,要求教育局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香港回歸後推行國民教育引起爭議的原因,包括推行模式、教學內容與價值觀及師資等問題,但也不斷有人將之刻意政治化。筆者希望社會在討論國民教育時,應該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理性討論和探索,使香港的國民教育既堅持「一國」原則又尊重「兩制」差異,而不是動輒將之政治化,以所謂「洗腦」標籤反對和叫停。推行國民教育是國際慣例,並非香港獨有,所以社會應以平常心看待。

 針對國民教育的缺失,特區政府2010年提出增設國民教育及德育課程為中小學必修課,原定於今年起推行,但卻引起爭議。5月初公布的計劃是,今年9月先在小學試行國民教育課,明年起在中學試行,試行期間,學校安排每周一至兩節課,3年後設為中小學必修課。國民教育近日又引爆爭議,是由於一本新推出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被指偏頗,不少人以為相關小冊子就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教材。對此,教育局已澄清有關手冊並不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教材。因此,把這本小冊子形容為政府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洗腦」工具,並不符合事實,且有誤導公眾之嫌。對國民教育的推行模式、教學內容與價值觀及師資等問題的爭議,反映了家長多元的訴求,有關爭議可以通過理性討論,凝聚共識。這與某些人將國民教育政治化,以所謂「愚民」、「洗腦」標籤反對和叫停,性質並不一樣。

應該對老師和學生多一份信賴

 實際上,香港教育界大部分人對國民教育持支持態度。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八成教師認同政府的國民教育課程。支持者說,國民教育不是洪水猛獸,它關乎培養國民對國家的歸屬感、承擔精神和國民身份認同。將其冠以「愚民」、「洗腦」等負面形容詞,顯然違背情理。有輿論指出,國民教育不僅關乎教育範疇,而且關乎香港的發展,港人如果不認識國家,香港怎麼能發展?港人如果對國家民族沒有認同感,怎麼能抓住國家發展的機遇?

 動輒說國民教育是「愚民」、「洗腦」的人,忽略了學生的自由選擇和自發學習過程。當下傳媒信息如此發達,香港中小學生每日通過多種渠道接收信息,隨時都會形成自己新的理念與價值觀,被老師「愚弄」、「洗腦」之事絕無可能發生,我們應該對老師和學生多一份信賴。

國民教育並非香港「獨創」

 推行國民教育,並非香港「獨創」,而是國際慣例。外國學者Ramirez和Boli-Bennett研究了1870年到1970年各國憲法,發現憲法中訂明國家有義務提供國民教育的個案從43個增為139個,這顯示推行國民教育是國際慣例。世界各國都普遍推行國民教育,不論歷史悠久還是短暫,政治制度和國體如何,幾乎每一個現代國家的國民教育,都把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培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例如,美國《公民與政治課程標準》的目標是:「培養認同美國憲法民主制度基本價值觀和基本原理的合格公民,並使他們有見識、負責任地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事實證明,美國人普遍都有一種優越感和自豪感;香港的競爭對手新加坡的國民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的各階段時間潛移默化,以便在10到15年時間實現所有學生都能夠認識新加坡,認同新加坡的發展目標;在韓國的各類學校裡,愛國主義教育都是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學生從小到大就被告知韓國有哪些值得驕傲的地方,培養學生對國家的熱愛和認同感;俄羅斯政府通過開設歷史、地理、經濟、政治、法律等課程、舉辦各種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對學生和公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波蘭在學校專門設立了愛國主義教育課程,學校通過組織各種有意義的活動,把愛國主義的內容糅合在其中;泰國政府規定,每個大學生不論學什麼專業都必修泰國民族文化課,以使青少年激發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樹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推行國民教育早成為國際慣例來看,香港社會應以平常心看待推行國民教育,沒有理由將之拒於千里之外,更不應將之政治化。

既堅持「一國」又尊重「兩制」

 回歸以來的15年,港人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身份認同。國家的迅速發展,以及香港社會意識到香港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密不可分,是香港國民教育最重要的基礎。香港與內地愈來愈密切的經濟和人文關係,實際上已極大地推進了香港的國民教育。筆者認為,認識國情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認識在兩地融合過程中本港青少年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本港失業年輕化,根本原因在於本港市場規模有限,限制了青少年的發展空間。結合兩地融合推動國民教育,能夠增強本港青少年對國家和自己前途的信心,拓展他們的理想和事業。

 國家主席胡錦濤7月1日在香港表示,必須堅持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和保障香港社會各界利益、支持香港積極開展對外交往和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等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本港推行國民教育,也應該堅持「一國」尊重「兩制」,既要幫助學生認識和認同國家憲法,愛自己的國家,不能否定國家憲法和灌輸推翻中央政府的意識;同時,又尊重「兩制」差異,使之更加符合港情。

相關新聞
颱風夜200東鐵乘客通宵滯留車站 (圖)
冧樹逾千宗 138人受傷求診 (圖)
海陸空交通大混亂 (圖)
皇崗來港車龍 至福田收費站
東鐵線事故時序
特首梁振英巡視風後災情 促妥善後保安全 (圖)
書展人財皆跌 提早關館有餘波 (圖)
強風襲深 損樹11萬 (圖)
深今年斥8,000萬 治理34內澇點
粵受災3死6失蹤 (圖)
無綫亞視播奧運自選賽事 (圖)
珍貴秦俑港展出 料吸40萬人觀賞 (圖)
部分秦朝文物簡介
動漫節禁售限量品遏排隊黨 (圖)
國民教育乃國際慣例 不應政治化
警廉介入:「漏報門」已報警 網民促何交代 (圖)
嚴人寬己:誠信得把口 同道齊龜縮
僭建加漏報 評分急插水 (圖)
劉華倡做好「基教」 EQ允搞掂城門河 (圖)
立法會選舉昨接獲提名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