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職工盟策動救生員 全民運動日玩罷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港九拯溺員工會計劃於「全民運動日」發動罷工。圖為該會早前的示威活動。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反對派職工盟屬下的港九拯溺員工會,聲稱不滿人手不足,決定於8月5日特區政府舉行「全民運動日」時發起罷工行動,料有800名救生員參與。康文署表示,將會尋求其他機構協助提供義務救生員,不排除會暫時關閉部分游泳設施。有工會人士表示,支持當局增加救生員人手,但批評職工盟在「全民運動日」發動罷工行動,會對市民造成極大的影響,並質疑職工盟此舉是以市民利益作為籌碼,勢令市民對原爭取應有權益的救生員反感,不利於爭取社會支持。

 為推廣「普及體育」,康文署將8月5日訂為「全民運動日」,當日大部分收費康體設施將開放予市民免費使用,包括泳池設施等。不過,職盟工屬會、港九拯溺員工會卻決定選擇在當日罷工。該會稱,康文署於2004年以經濟衰退為由,大幅削減了30%救生員人手,不單令救生員工作量大增,人手不足亦令泳池人手情況低於國際標準。

聲稱缺人迫增聘

 該會舉例指,根據國際標準,一個50米標準池及副池每更都需要有4名至6名救生員當值,但康文署現時已將當值人數減至3名,明顯低於國際標準,批評署方未有恢復人手,是「罔顧市民生命」,並兩度與署方商討要求當局增聘400名救生員,但署方只答應於11個泳池及16個沙灘增加42人,故該會認為「署方根本無意改善問題」,遂在昨日如期於「全民運動日」罷工。

康署籲緊守崗位

 康文署發言人昨日回應時強調,康文署署長早前已致函全體救生員同事,表示非常重視泳池及泳灘的救生員人手安排,以及闡釋部門為加強救生員人手在多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計劃,該署會繼續積極與工會和員工保持密切溝通,並呼籲各救生員同事以公眾利益為大前提,於8月5日當天在泳池和泳灘緊守崗位。

 他續說,康文署會持續評估最新情況及作出適當人手部署,務求減輕罷工行動可能對市民大眾引起的不便,又指署方正制訂應變措施,並尋求香港拯溺總會及駐場拯溺會協助受影響的泳池及泳灘提供義務救生員;並安排招聘額外臨時救生員在當日到各游泳池加強救生服務,以盡量維持開放公眾游泳池予「全民運動日」免費入場享受游泳服務的市民。

或關閉部分泳灘

 不過,為保障泳客的安全,如8月5日當天沒有足夠的救生員當值,康文署不排除會將部分游泳設施暫停開放。而在泳灘方面,署方會在沒有足夠的救生員當值期間懸掛紅旗,提醒泳客不宜下水:「我們作出部署時,會將泳客的安全放在首位。」

惹反感難獲支持

 有工會中人表示,救生員為爭取應有權益實無可厚非,但批評策劃是次罷工的工會,選擇在全民運動日舉行,會對市民造成甚大影響,如導致康文署將部分游泳設施暫停開放,令很多市民「掃興」,相信當日罷工不單不能解決問題,更會惹來市民的反感,並希望有關工會可以市民利益為前提,另擇日子罷工來表達有關訴求,減少對市民造成的不便。

相關新聞
來論:教協少數人煽動罷課八宗罪 (2012-08-01)
職工盟策動救生員 全民運動日玩罷工 (2012-08-01) (圖)
何俊仁續龜縮 市民發動「打龜」 (2012-08-01) (圖)
新班子「滿月」民望大升 (2012-08-01)
超選民調 3成人投嫻姐 (2012-08-01)
王卓祺獲委中策組顧問 (2012-08-01)
本財年首季赤字97億元 (2012-08-01)
反對劫持學生以否決國民教育 (2012-07-31) (圖)
鴿狀趕絕逼棄超選 司馬文退黨欲去馬 (2012-07-31) (圖)
民記蟬聯最受歡迎政黨 (2012-07-31)
馬草泥暗示被癲狗踢出九西 (2012-07-31)
馮檢基大型廣告牌 屋署證僭建 (2012-07-31) (圖)
自相矛盾:打正旗號反暴力 民協竟撐社民連 (2012-07-31)
指點江山:揭露反對派選舉操作陰謀 理性討論國民教育 (2012-07-30)
梁志祥:原區安置流浪牛 打造共融安樂窩 (2012-07-30) (圖)
長久大計:曾德成:啟德體育園不分拆 (2012-07-30) (圖)
張志剛料立選後施政增效率 (2012-07-30)
水浸不再:財爺讚外勤隊頂風冒雨通渠 (2012-07-30)
瞞報物業齋噏轉讓 何俊仁又呃人 (2012-07-27) (圖)
縱論香港:區別處理國民教育爭議 防教育議題變選舉操作 (2012-07-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