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七嘴八舌」時,我們可以聽見甚麼?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痕跡——力度》

 一份報紙,可以被藝術家塗改、擠壓、撕捏、黏貼、覆蓋,而這一連串「暴力」行為的背後,則是反映一種創作態度——既定的表象是否能真實呈現事物的本質?在中國雲南出生的藝術家吳以強,從對新聞媒體的真實性與客觀性進行懷疑及批判開始,將懷疑的態度擴展到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紙媒,如宣傳品、書籍、雜誌、甚至是經文。

 《七嘴八舌,甚麼都聽不見》是一場反映現實世界的展覽,按照吳以強的話說,當一個人在說話時,你能聽清他在說甚麼,但當五六個人同時在說時,他們每個人所發出的聲音只會變得混雜不清。彷彿你置身一個混亂的廣場或是火車站,周圍的所有人都在講話,但所有的信息,最終其實又相互抵消——儘管每個人發出的信息本身都是清楚的。

 人人都知道自己在說甚麼,但我們卻聽不到別人在說甚麼。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圖:藝術創庫畫廊提供

 展覽中所選取的作品,主要是吳以強在1998至2003年期間所完成的作品——當時他在雲南的單位上班,每天坐辦公室,因而有大量時間去翻閱報紙,修讀美術養成的習慣,令他有時會下意識地在手邊的報紙、信封等紙張上寫寫畫畫。於是,報紙就成為了他最方便可得的一種創作媒介。

 但當他在報紙上獲得資訊的同時,卻又對鋪天蓋地媒體報道中的真實性存疑,報章中每天誕生那麼多文字、圖片,但是否這些龐雜的信息,可以引導世界變得不再混沌、清晰可辨?當不同的人七嘴八舌說著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時,到底誰在說話?在說甚麼?在評論誰?千百萬的聲音想透過紙媒傳達,想讓我們聽進耳內,卻正因為聲音如此之多,到頭來,我們卻甚麼也聽不清楚。

 藝術家的反思,恍似令我們從擠擁的圖像和文字世界中獲得解放,啟發我們從煩囂世界中獲得新的思考空間。而這批對報紙進行「改頭換面」的作品,近年來也陸續被法國、瑞典等地的買家買走。吳以強的創作方向其實一直在不斷轉換和突破自我,最初他以抒情題材為主,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風格轉為表現主義,但卻並沒有沿著這條路一路走到「抽象」的面向,他說自己不願過早進入那個系統。「因為我總想挑戰自己,創作速度又比較快,所以有段時間刻意讓自己慢下來畫人物。」

「去除美學」中的痕跡推論

 會隨手抓來報紙等宣傳品進行塗改,某種程度上源於吳以強性格中的必然。他從小就對現實帶點逆反,認為「可能我教育不了世界,但我改變自己是可以的。」畢竟報紙是種非常直觀的現實,這現實令他萌生了改造和「篡改」的衝動——將正兒八經的報章變成自己的遊戲舞台,通過改動圖文之間的關係,創造新的語境,完成藝術創作的思考過程。這種立足於實際物品,並對其進行分解的行為,體現出了吳以強對現實的偏愛。

 大多數藝術家會從空白開始完成他們的作品,但他卻從假設開始,從真實的「物」開始。因為在他看來:「宇宙浩瀚無際,但比宇宙更無邊無際的,是人的思想和想象。」而只有當找到一個現實的著力點時,這思想才具有意義。

 報紙是真實的紙媒,所以恰恰可以和藝術家的真實生活結連——譬如在日常生活中讀到的一些文字、一些書中的隻言片語,都可以即時融入作品中。因為本身有過專業訓練,所以吳以強在報紙內容上進行的覆蓋、添加、或是面目全非的塗改,其實是在完成一種「去除美學」。通過信息的疊加和消除,來令人產生思考。像是展覽中《痕跡》系列就有大量對信息的再創造。在原有的圖文上寫和畫、把畫報像壓縮汽車一樣進行壓縮(信息的素材和肌理也隨之被壓縮)、又或是將報紙粉碎為紙漿(那是紙最初與最後的不帶任何文化屬性的狀態)。

 這些帶有很強觀念性的創作行為,卻又不同於通常意義上我們所講的抽象——即是裡面有非常多的抽象元素,但創作卻不是憑空而來。

 觀者可以在藝術家對宣傳品做出的一系列改動痕跡中,看到一種「毀掉」、「打破」的過程。吳以強對報紙文字的「去除」,採用多種方法,譬如用外語覆蓋原有的中文,反覆書寫甚至再用色彩覆蓋一遍,最終所有文字都變得模糊不清。他說:「每個時間點,我都在說我想說的東西,歪曲原有的信息並進行轉化,有時是自己的日記或是詩歌,有時是頭腦中的感受或信息。」但當這些時間點疊加五到六次以上時,人們便再也讀不到原來的內容——即便從不斷塗改的痕跡中,往回推論,也永遠推不到最初的結果。

 換言之,我們永遠不會回到過去的任何一個時間點,儘管那些時間點曾經先後存在過。

想創造的是方法論

 吳以強說,許多有追求的藝術家都會創造某種方法論,雖然聽起來有點像癡人說夢——方法論似乎是大師才有資格談論的議題,但其實藝術和文學、哲學的表達難度有著相仿的困難。譬如存在主義哲學實際上是創造一個框架,後人有的用寫作,有的用繪畫,但都會按照這種方法論中的思想去進行。如果說吳以強有希望實現的目標,或許也正是如此。

 當人們往往說繪畫在現代已進入死亡階段時,他更注重在作品中去跨界、去表現不同屬性。像是圖像、觀念、現成品改造、文字,既有抽象,也有具象,所以我們難以將吳以強歸入某個範疇之中,或許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具有對現實世界的高度敏感,並能即時消化與吸收,隨時重新清零,和年輕的新藝術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再度完成對自己的挑戰。

相關新聞
「七嘴八舌」時,我們可以聽見甚麼? (2012-08-07) (圖)
「七嘴八舌,甚麼都聽不見」——吳以強個展 (2012-08-07)
藝評:啟德河隱喻了的社區藝術 (2012-08-07) (圖)
「啟德河是/不是一個隱喻」展覽 (2012-08-07)
視覺推介:速寫澳門—錢納利素描展 (2012-08-07) (圖)
視覺推介:《幼兒創意藝術展--童瞳》 (2012-08-07) (圖)
阿Q後傳 笑我們這荒唐的年代 (2012-08-03) (圖)
2012台北藝術節《阿Q後傳》 (2012-08-03) (圖)
觀劇筆記:釋出藝術史趣味 雅俗共賞的《紅》 (2012-08-03) (圖)
音樂日記:黃蔚然與香港小交 (2012-08-03) (圖)
「特定空間」中的觀看與思考 (2012-07-31) (圖)
創作對談:「慾望習作」中的「香港風」 (2012-07-31) (圖)
春去秋來 相約杜國威 (2012-07-27) (圖)
我和秋天有個約會 (2012-07-27) (圖)
敢觀舞台:以藝術之名 (2012-07-27) (圖)
「伸縮計」:能屈能伸的藝術創作 (2012-07-24) (圖)
可自由站立的「月亮門」 (2012-07-24) (圖)
「忽聞海上有仙山」 (2012-07-24) (圖)
聯展《伸縮計》 (2012-07-24) (圖)
藝評:山水盡處 發現林佑森「屏景」 (2012-07-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