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麗華
賦閒在家,從書架上拿下張愛玲的書,讀到了這樣的一句話──「生活戲劇化是不健康的。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我們對於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借助於人為的戲劇,因此在生活與生活的戲劇化之間很難劃界。」
生活的戲劇化。都市文化的人。我們是嗎?
我住在一個臨海的小鎮的一角。這不是一個理想的都市,這裡沒有電影院、沒有書店、沒有旅行社,只有一片海,海邊還有一座躲在一列榕樹後的廟宇。有時候,我會懷疑,這還算不算是一座都市。
記得從前的一個暑假裡,表弟到我家小住。住在內地大城市的他,從沒看過海,他說在家無聊,於是我便帶他到附近的海灘。當他看見海,說了一句很震撼的話──「這很像大海啊!」
那根本就是大海。於是我想,在他的認知裡,甚麼才是真正的大海?為甚麼會否定眼前的這片大海?
我低下頭望著他,問:「這不是大海,那這是甚麼呢?」
他好像很是驚訝,兩道眉霎時拉在一起,說:「表姐,這是湖呀!大海怎會這麼小,小得左行百步又是另一個岸了;我看電視的旅遊節目,海是一望無際,而且是水清沙幼,就像馬爾代夫那裡的!」
所以生活戲劇化是不健康的;我們以為現實總如想像般美好,我們以為讀通人為的戲劇就能明瞭一切,我們以為生活與生活的戲劇化之間根本無需劃分。然而不是。從來都不是。就像地產商的示範單位總是美輪美奐一樣。
也幸,我住的這裡沒太多有第一輪的示範。我們就是第一輪了,我們知道,那的確是海,雖然它並不完美──它的沙有時是粗糙的,有時是夾雜著些暗綠的海藻肆無忌憚地躺臥在上面,有時更有木條膠樽玻璃瓶;但這些我們都理解,因為這片海是我們的,不是你的,也不是她和他的,就如我們的生命是自己的,以後最好就是,不用抽離現實奢求更多,也不用借助他人的劇本把自己演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