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縱論香港:建制派選舉獲佳績 振經濟為民生責無旁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9-18]     我要評論

高敬德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 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

施祥鵬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首席顧問

 今次立法會選舉,愛國愛港的建制派克服種種困難,取得可喜成績,不僅贏得立法會全部70個議席中的43席,佔據穩定多數,而且在地區直選中的議席和得票增幅都較反對派為高,進一步收窄「六四格局」,動搖了所謂高投票率對反對派有利的傳統政治定律。選舉結果清楚地說明,只有扎扎實實為市民辦實事,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揮建設性作用,才能得到選民的支持。目前香港面臨不少困難,行政長官梁振英上任後兩個月,推出一系列重要的民生政策,努力實踐帶領香港「穩中求變」的承諾。新一屆立法會應改變議會過於政治化的弊端,支持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在監察政府施政的同時更要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讓香港重回理性務實的發展正軌,不辜負選民的期待。

一、為民辦實事是贏得選票關鍵

 此次立法會選舉前,反對派大肆炒作反國民教育,建制派候選人被嚴重抹黑,形勢非常嚴峻,但結果是建制派的議席和得票率不減反增,贏了漂亮一仗。有人將建制派的勝選歸功於配票,這雖說有一定的道理,但建制派能贏的真正原因是長年累月關注經濟民生、堅持做好地區工作,不斷擴大支持票源。任何選舉策略包括配票、告急等,都必須有穩固的基本盤支持。如果建制派沒有堅實的選民基礎,就算配票配得如何出色,也難以改變大局。建制派的得票上升,正說明其這些年所走的務實為經濟為民生的路,通過細水長流的地區工作、為市民排難解憂,最終得到市民肯定,不斷開拓票源,建立牢固關係。

 反觀反對派近年的表現,只是精於製造政治話題,挑動社會對抗,特別是激化市民對政府不滿,藉以撈取選票。相反,對經濟民生的具體工作則沒有興趣,對地區工作的建議乏善可陳,不少反對派候選人在民生議題上一問三不知,只能支吾以對。靠政治炒作、激化矛盾、醜化抹黑的伎倆有時或可發揮很大的動員力量,但難以持久。選舉中落敗的民主黨資深黨員李永達承認,是因為自己的地區工作做得不夠好。 

 事實勝於雄辯。選舉結果清楚說明,現時市民對社會爭拗不斷感到厭煩,經濟民生建設已被忽略,許多有利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措施都被推倒重來,市民的福祉日益受到損害,選民期待香港重返理性務實的正軌。正如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在總結選舉結果時所指:「當初有市民寄望他們(反對派)在議會擔當重要的監察角色,但監察似乎是純粹的反對聲音及動作,無法解決問題、蹉跎歲月,市民更感到厭煩不滿,期望議會發揮推動作用改善民生,決定轉投建設力量。」

二、支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才是議員要務

 在歐美等民主政制國家,雖然議會鬥爭激烈,但是選舉的議題主要集中在經濟民生上面,選民亦注重參選人的政綱比較;選舉結束後,不同黨派也盡快放下歧見,積極兌現競爭承諾,展開各項建設,以回應選民的訴求,作為爭取選民的政治資本。當前,美國經濟表現疲軟,失業率高企,加上歐債危機進一步深化,內地經濟同樣下行壓力大,香港受到外圍經濟持續不明的影響,形勢不容樂觀,內部消費和出入口均出現明顯放緩。面對經濟的內憂外患,本港社會更應集中精力解決當前經濟難題,把焦點放到和民生有關的實事上,才是應有之義。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結果揭曉後表示,特區政府會以最大的誠意、最大的努力和立法會一起為香港市民服務,希望未來4年特區政府與70位立法會議員之間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本著「齊心一意為香港」的理念,梁振英及其團隊在新政府上任後的兩個月,推出一系列重要的民生政策,包括推出「十招」解決積存已久的房屋問題、開設每月2,200元的「長者生活津貼」等,反映新政府「急市民所急」,實踐帶領香港「穩中求變」的承諾。

 「香港要穩定、香港要發展」是市民的共同心聲和期望。新一屆立法會議員要以理性務實的態度,在監督政府的同時,堅持為香港整體利益著想,為七百萬市民著想,對政府推出的政策、措施,只要是符合市民利益的,都應大力支持,讓政府有時間和空間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讓利民計劃盡快變成現實,讓市民盡早得到實惠。建制派如今在議會內佔據重要的大多數,更要以大局為重,發揮為政府施政保駕護航的作用,為香港的繁榮穩定提供重要保障。 

三、推動產業多元化 減少施政阻力 

 值得留意的是,在新一屆立法會中激進反對派的議席增加了,其得票也從上屆的10萬增加到26萬票,反映激進勢力抬頭,香港政治的基本矛盾恐怕將更趨尖銳複雜。近年立法會多次出現暴力衝擊會議、「拉布」流會等現象,這股激進勢力的冒起不僅嚴重扭曲了香港制度設計的本意,導致行政立法相互消耗,最終也使香港變得效率低下、消耗增加、行動緩慢、爭議激烈、經濟被矮化。這絕非香港之福。

 推動社會和諧,關鍵還在於大力發展經濟。目前,美國和歐洲大力重新振興製造業,創造更多就業職位。新政府應該要看到歐美重振製造業的大潮流,也要挑選適合香港發展的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為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力,也讓市民分享到更多經濟發展的實惠,增加市民對政府的支持和好感,提升政府的民望,減少施政的阻力。

相關新聞
港保釣團體發起36小時靜坐 (圖)
偷拍裙底擬納性侵罪 (圖)
法改會諮詢文件主要建議
「以為對方同意」擬不作辯解理由
團體讚公平 法例更國際化
大律師指阻嚇大增 (圖)
眼影含鉛超9倍 長用損腎傷血 (圖)
學校購書費 高低差5倍 (圖)
搵笨興趣班 投訴增58% (圖)
血液抗癌原測試 無助測乳癌
兒童汽車座椅 4款含致癌物 (圖)
汽車保養有限制 不一定免費
代辦中國駕照騙局 首7月接5投訴
縱論香港:建制派選舉獲佳績 振經濟為民生責無旁貸
民記6「議會新丁」 獲譚Sir授「三錦囊」 (圖)
喜極而泣:打定輸數變贏出 梁志祥「劫後重生」
吳文華月底退休 撰議事規則天書 (圖)
死口唔認:梁家傑信口陳述 高達發聲明駁斥
野心不死:毛孟靜未入局先發「主席夢」
過渡安排:方剛暫代自由黨主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