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長城已「不分內外」。網上圖片
狸美美
剛剛過去的兩節長假,小狸溜回了闊別已久的老家—「首堵」北京,原本做好了「坐車打不到的、開車找不到位、不管開車坐車都會堵路上」的心裡準備,但讓小狸頗意外的是,從出機場到進機場,北京天天車調路順,配合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怎一個爽字了得。不過,能量總是守恆的,小狸很明白,自己的快樂是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以北京為代表的諸多一線城市在黃金周期間路況好轉,根源在於大量市民出遊及回鄉,而現實更是:以往堵在城裡,如今堵在城外。
如果要給剛剛過去的這個黃金周找一個關鍵字,那一定是「堵」。
據統計,今年十一長假的八天裡,全國共接待遊客四點二五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四十點九。四點二五億是個什麼概念?即三個人裡就有一個奔了景點。而當四個多億的人民「不是在景點就是在去景點的路上」時,用腳趾頭也可以想出後果:不是堵在路上就是堵在景點。
於是,「高速公路停車場」成了這個假期裡最先紅起來的一個潮語,網民紛紛在堵車的間歇「織圍脖」(寫微博)吐槽,媒體也不遺餘力地刊登各種「高速公路上踢毽子」、「高速公路上打羽毛球」、甚至是「高速公路上遛狗」的照片,再顯苦中作樂本領。
而「上山看屁股,下山看腦袋」、「到哪都是集體照」等等亦隨即成為堵在景點階段的流行語,其中,有有才網友詩興大發,上傳了一首《沁園春.旅遊》,提到「國慶長假,出遊如潮。望長城內外,人頭攢動,萬里人潮,欲遊故宮憋住尿。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驢友的愛好,須晴日,看旅行社滿,人多就好。惜鼓浪嶼,已踩沉了,華山退票,挨了數刀,敦煌駱駝,在劫難逃。淚看照片都是後腦勺。俱往矣,以後長假還是家好!」其中,詩裡提到的廈門鼓浪嶼,總面積僅一點八七平方公里,但每天卻都有超過十萬人登島,遊客接待量已為最佳接待量的九倍,上日光岩的道路挪動一米需要至少三分鐘,確有一股「踩沉小島」的架勢。
「史上最堵長假」引來的是無法迴避的反思,「在路上」的人們首先質疑了「假日高速免費」的新政策,認為假期車流本來就多,免費無異於雪上加霜,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加假而不是減價;而當五一長假取消、帶薪年假未普及,國慶黃金周就成為十三億人民出遊的唯一機會時,彈性放假問題再次成為人們呼籲的焦點;此外,普遍落後的公共服務也為人所詬病,比如各景點如能效仿國外般進行「預約制」,那就能很好地控制旅遊品質。
說來說去,「世紀大堵」其實又是「人禍」,好多「堵」都是自己添的,這真的讓人們心中很添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