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亦有可聞:重陽節和菊花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廖楚強

 重陽佳節,正值菊花盛開,所以古代曾經把重陽節稱之為「菊花節」。而在重陽節飲菊花酒,也是古代流行過的一種民間風俗。這種風俗,開始於漢朝,而在唐朝最為風行。《風土記》載:「漢俗九日飽菊花酒,以祓除不祥。」《荊楚歲時記》:「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耳,飲菊花酒,令人長壽。」所以自古以來,都把菊花酒當作一種「益壽延年」的時令食品。唐白居易《禁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詩:「賜酒盈杯誰共持,宮花滿把獨相思。相思只傍花邊立,盡日吟君詠菊詩。」這裡描述在唐朝宮廷九月九日賜菊花酒給群臣飲的盛況。唐朝另外一位詩人盧綸也有《九日奉陪侍中宴後亭》詩:「玉壺傾菊酒,一顧得淹留。彩華征枚叟,花筵舞莫愁。管弦能駐景,松桂不停秋。為謝蓬蒿輩,如何霜霰稠。」唐朝是歷史上的一個太平盛世時代,即史家所謂「漢唐盛世」,而從這些菊花詩來看。唐朝應該也是一個「尊老崇文」的時代。因為這些受賜飲的詩人,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而且又是「蓬蒿」之輩。因為菊花酒是最適合老年人宴飲的。古人甚至把菊花酒稱之為「不老方」。《太清記》中就記述了一種「不老方」謂:「九月九日採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而在《本草綱目》中則更具體的記載:「九月九日採白菊花,名曰金精菊二斤,茯苓一斤,擣羅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日三服,或以煉過松脂和丸雞子(雞蛋)大,每服一丸。主頭眩,久服令人好顏色,不老。」當然這些都是古籍資料,我們現在是科學昌明、醫學發達的時代,古人的資料只可當作參考就是了。但是中國歷史上飲菊花酒的風俗,的確是非常普遍的。晚唐詩人黃滔也有一首《九日》詩:「陽數重時陰數殘,露濃風硬欲成寒。莫言黃菊花開晚,獨佔樽前一目歡。」菊花到了秋後越開越旺,可以說是一種遲開的花,這的確很適合老年人的心境。這就說明歷史上為甚麼要把重陽節稱之為「老人節」,又叫「菊花節」了。

 重陽節飲菊花酒,不僅僅是漢族的民族風俗,也是整個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共同的風俗。據《遼史.禮志》中記述:在北宋時期,我國北方的「遼國」朝廷,每當重陽節到來的時候,遼國皇帝就把菊花酒分賜給大臣們宴飲。宋徐鉉曾在宮中為太子率更令。他有一首詩記述宮中宴飲菊花酒的情況:「宿露霑猶重,朝陽照更明。長和菊花酒,高宴奉兩清。」

 然而古人所飲的菊花酒,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酒呢?古書上也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用菊花為原料製成的酒,稱之為「菊花酒」。另一種說法是在重陽節新釀的酒,統統稱之為「菊花酒」,因為這個節令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如此看來,只要是在重陽節釀製的酒,其原料不一定是菊花,其他稻麥、高粱等五穀釀製而成的酒,都可以稱之為「菊花酒」。推而論之,重陽節的宴會,也可以稱之為「菊花宴」了。不過大多數的資料,都是說用菊花釀製的酒,才能稱之為菊花酒。高濂《遵生八牋》中記述菊花酒的釀製方法是:「菊花酒,十月採甘菊花,去蒂,只取花二斤,擇淨入醅(尚未定型的酒)內攪勻。次早榨,則味香清洌。」另外在《西京雜記》中也記述了菊花酒的製法:「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這兩種製法雖有不同,但都要用菊花為原料,而《遵生八牋》的製法更為簡便一些。還有在《直隸志書.南皮縣》中,則又有一種說法:「重陽新釀黍酒,謂之菊花酒。」這就是從時令的觀念來理解了,那麼只要在九月九日菊花盛開時飲的酒,不管黍酒、米酒,都可以稱之為「菊花酒」了,意思就是賞菊花時節飲的酒。所以我們還是根據這種說法,在重陽佳節到來的時候,大家來一邊賞菊花,一邊飲「菊花酒」。

相關新聞
《短篇小說》雙月刊 我們還信仰閱讀 (圖)
電子書薦:商道即禪道 (圖)
要刊書事 (圖)
歷史與空間:鄭板橋的平民情懷 (圖)
古典瞬間:雜 碎
古今講台:望著窗外蝴蝶
亦有可聞:重陽節和菊花酒 (圖)
人文世相:陶淵明與陶菊
畫中有話 (圖)
百家廊:魚化石 (圖)
琴台客聚:莫言獲獎的意外
翠袖乾坤:賈曉晨為錢國偉飛樊少皇?
天言知玄:原 點
生活語絲:莫言的格言
隨想國:牙 痛
路地觀察:小川洋子的方程式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