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為解決房屋需要,房屋委員會曾於1998年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但於2005年終止。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見圖)昨日在立法會上表示,倘將公屋單位售予租戶,會進一步減少總體公屋供應量,最終會削弱房委會維持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3年上樓的能力,故當局無意復推計劃。
在昨日立法會大會上,工聯會立法會黨團召集人陳婉嫻指出,私人住宅樓宇價格持續高企,當局應重新考慮恢復推出租置計劃,讓更多家庭有自置居所的機會;又要求當局及房委會就租置計劃的現況及未來發展作深入探討。工聯會議員黃國健及王國興,亦促請當局在長遠房屋策略中檢討租置計劃的問題。
輪候冊20萬戶等上樓
張炳良在回應時表示,公屋申請數字近年正持續上升,截至2012年6月底,公屋輪候冊上有超過199,600宗申請。「除每年新建單位外,回收單位也是公屋供應的重要來源。如果把公屋單位售予租戶,等同總體公屋供應量減少,這無可避免地會影響公屋單位的流轉及供應,並最終會削弱房委會維持一般申請者(即扣除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在大約三年的能力。」
扣分制無法一體實施
他續說,目前房委會在管理39個租置屋h內餘下的公屋單位時面對不少問題,居於租置屋h和非租置屋h的公屋租戶受不同的管理措施規管,如所有租置屋h均沒有在公共地方實行屋h管理扣分制,房委會只能規管出租單位內的不當行為,包括在單位內積存大量垃圾、高空擲物等,但在公眾地方的不當行為,包括拋棄垃圾、煲蠟等則未能以扣分制作出規管,故當局無意復推租置計劃。
張炳良強調,當局會復建居屋,並已啟動長遠房屋策略檢討,全面評估不同社會階層及組群人士的住屋需求,以協助規劃中、長期的公私營房屋供應,包括回應市民置業自住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