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比較關注的消息,莫過於港匯轉強和政府推行物業市場BSD(買家印花稅),前者消息一出,資金流入證據確鑿,股市即時作出反應,後者市場反應也不弱,當政策甫推出,睇樓量和成交量均應聲回落。當然,女神的反應更是一絕,港匯轉強,歐元下跌,到歐洲打個轉即是打個折,筆者一向認為自己對市場的敏感度堪稱快、狠、準,可是面對著女神的消費觸角,莫不雙腳跪地。
國際資金流入香港得到證實,可是由政府公佈消息到筆者執筆日為止(2012年11月05日),銀行體系結餘,只增加了300多億港元,港股一天的成交額也不夠,那流入資金跟香港股市的關係,表面上只徘徊在感情關係,筆者心裡也不禁一寒:影響港匯何其容易!可是回頭一想,資金流入真的只在近日開始流入嗎?若然資金流入香港已經有一段日子和數量,只是沒有觸及港元強方兌換保證,那麼近日的升市便有跡可尋,即時由政策市變成資金市,只要資金仍然留在港股,市底依然強勁,當然以上只是筆者的估計,對此無法證實,音樂何時完結,看官敬請密切留意!
政策矛頭料指向國際游資
至於BSD全稱是Buyer's Stamp Duty,市場戲稱Buy & Sell Depression(買賣消沉),眾人皆認為此政策的矛頭是指向內地買家,但筆者就認為矛頭指的應該是國際游資。以筆者的觀察,流入香港的內地資金,港府心裡有譜,可是國際游資相對港府,乃是未知數,港府為免牽連甚廣,務必嚴陣以待。財爺多次出口術港府將嚴控物業市場,在筆者眼中等於輕微逐客令,自由度大的地方,混亂程度也相對較大,治亂世,用重典,政府要改變市場的失衡狀況,一般都會矯枉過正,準備上車人士不妨耐心等待兼儲好彈藥。
女神細心聽完筆者以上分析後,得出一個結論:「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暫時離開亞洲迴避一吓,你不是常說趁低吸納嗎?現在歐元回落,正是好時機。」我只能說一句:「教我如何不愛她?」 ■美聯金融集團副總裁 陳偉明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