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克強與北大法律系師友合影。前排左起:姜明安、龔祥瑞教授、陳興良、王建平;後排左起:陶景洲、劉鳳鳴、李啟家、王紹光、李克強。
1977年8月,中國正式恢復高考,這也是知青李克強的命運轉折點。媒體引述李克強的回憶說,他在填寫高考志願前,曾收到一位邂逅相識的學者的來信,告誡他把北大作為唯一的選擇。「當時的我多數時間是和鄉親們一起為生存而忙碌,幾乎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慾和求知慾的交織驅動下,我還是在第一志願填寫了本省一所師範學院的名字——據說在師範學院讀書是不必付錢的。即便如此,我對北大依然存有難以抑制的嚮往,於是又在第二志願的欄裡填下了北大。」李克強說。
初唸法學 嶄露頭角
最終他被北大法律系錄取。當年該系名師中最著名的當推學貫中西的憲法行政法學家龔祥瑞。聰明勤奮的李克強很快成為龔祥瑞的得意門生。在龔祥瑞的引領下,他漸漸著重外國憲法和比較政治的學習,並在學術上嶄露頭角,在龔祥瑞指導下與楊百揆、劉庸安翻譯了英國著名法官丹寧勳爵的名著《法律的正常程序》。該譯著由群眾出版社出版,如今仍然一版再版。李克強是第一譯者。
深造經濟 名師高徒
1982年1月,李克強等27位學生被評為北大優秀畢業生。畢業前夕,李克強雄心勃勃地準備留美考試。但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馬石江看中他的領導才能及沉穩性格,先後十多次找他談話,要他留校擔任北大團委書記。李克強終於選擇了留校。
進入共青團系統工作後,李克強仍傾心於學術研究。上世紀80年代後期,已成為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李克強回到北大深造,師從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1995年,李克強在母校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成為少數擁有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和經濟學博士雙料學歷的政治高官。
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走廊,前任院長厲以寧著作的展示櫥窗內,陳列著他與三個學生合著的一本書:《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封面上三個學生的名字跟老師比肩,依次是孟曉蘇、李源潮和李克強。這本書被評論為「一部講出中國未來經濟大勢的神書」。
李克強關於經濟結構的研究成果《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1991年還發表在權威《中國社會科學》雙月刊,獲得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項─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的論文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