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深入一線、採自基層的好新聞,往往能爆發出震撼人心的力量,煥發出歷久彌新的光芒,而新聞記者出身的劉雲山對「走基層」更有著切身的體會和實踐。1974年至1982年,劉雲山在新華社內蒙分社任記者和農牧組組長。據分社老記者、老領導楊慎和回憶,那時的劉雲山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基層,挖掘很多深入基層的動人故事。
楊慎和的回憶與劉雲山的《敖魯古雅風情》可以互相印證。1981年劉雲山曾不畏艱辛,輾轉五晝夜來到大興安嶺進行採訪、采風。當年做記者的劉雲山有時五點鐘就起床,常常深入獵戶。他富有詩意地走過「森林裡的路」,傾聽百姓「林間夜話」;他也曾翻山越嶺走百十里山路到獵民點採訪,驚險地「跟蹤獵熊」,描畫風土人情,餓了採紅豆,渴了山間水泡裡取水,捕捉森林生產管理和注意事項;他也發現了第一個考上大學的鄂溫克姑娘「柳芭姑娘」。
好學善思 文采出眾
一位與劉雲山相熟的朋友不經意間透露,劉雲山好學、善思,更在百忙之中動筆抒文,一次在飛機上寫就的域外見聞散文,刊發在《人民文學》上,文采與識見被人稱道。但至今沒有人知道作者是劉雲山,因為他用的是筆名。
30多年來,與走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理念一脈相承,從當年作為記者的一線採訪到今日作為中宣部長的基層調研,劉雲山不僅創作出像《敖魯古雅風情》、《夜宿車馬店》這樣的優秀作品,在當前機遇風雲際會、矛盾此起彼伏的時代背景下,更力促新聞戰線「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這也是對新聞戰線回歸本真的深切呼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