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創新創富當橋樑 財爺倡三路發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2-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曾俊華表示,政府會兼顧財富創造和財富再分配,讓所有市民分享經濟繁榮的成果。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歐債危機纏繞全球經濟神經,美國經濟復甦步伐不穩,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在出席「香港經濟峰會2013」時表示,在這「危機四伏又機會處處」的時代,香港必須好好地把握現時的機遇、緊慎處理好不同的風險,並提出自己對未來經濟發展的3大方針:香港未來在開拓新興產業的同時,必須擴大和深化傳統優勢產業;促進與內地經濟的進一步融合;兼顧財富創造和財富再分配,令香港有條件在21世紀繼續維持經濟繁榮,並讓所有市民也能夠分享香港社會經濟繁榮的成果。

曾俊華昨日在「香港經濟峰會2013」上致辭,強調香港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有的只是優質的人力資源,而香港有今日的成就,是幾代香港人勤奮拚搏、不屈不撓、靈活創新,一點一滴地建立起來的。「我們不怕辛苦,相信自力更生,只要肯做終必成功;我們不怕競爭,相信有競爭才有進步;我們更加不怕失敗,相信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哪裡跌倒,便在那裡再站起來。」

亞洲勢帶動全球

 他說,香港是一個外向型的經濟體,在外圍經濟波動的影響下難以獨善其身,「可幸的是,世界經濟重心勢將逐步移向新興巿場,特別是以中國作為龍頭的亞洲地區。亞洲人口眾多,民眾收入增長迅速,在未來的數年將會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並提出了對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3個方針。

新產品拓新市場

 首先,香港必須「兩條腿走路」:在開拓新興產業的同時,香港必須強化傳統優勢產業,好好把握和利用現有的基礎,擴大和深化現時產業的優勢,開發新的產品,打進新的市場,發掘新的增長點,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而政府可以配合市場機制,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我們可以通過政府跟政府之間的磋商,即是所謂『G2G』的接觸,為香港業界爭取新的機遇、開拓新的市場。我們可以在基建、培訓人才、融資、對外推廣等各方面為業界提供適當的協助。」

 曾俊華說:「我們會好好利用CEPA、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泛珠三角會議等『G2G』平台,協助香港企業進一步拓展內地業務,擴大市場份額。」

連接內地與國際

 第二方面是在保持香港國際都市特色的同時,促進跟內地的經濟進一步融合。曾俊華表示,香港最大的優勢仍然是能夠匯聚東西,既了解內地市場又跟國際制度接軌。「我們必須繼續維持香港高度國際化這一特色,吸引國際人才、企業、資金到香港來發展。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也必須要保持法治、廉潔、自由等核心價值、尊重私產、公平競爭、簡單低稅等制度……只有兼顧融合內地經濟和保持香港國際特色,我們才能夠發揮香港的最大優勢,令香港可以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創造各階層職位

 曾俊華提到的第三項方針,是要兼顧財富創造和財富再分配:特區政府要繼續加大財富再分配的力度,協助退休長者和低收入人士,「但我們不能忽略做大經濟這個餅以創造財富,確保政府有足夠資源扶貧、改善民生,否則最終只會因財富再分配而掏空庫房」,「我們須要推動經濟發展、創造更多財富,同時我們也要多考慮不同階層市民的就業需求,既要創造高增值的職位,也要增加低技術的工作,並且要增加勞工培訓和再培訓的資源,令我們的勞動力更能適應轉變中的經濟結構」。

 他強調,只要能夠兼顧不同的需要和考慮,讓經濟均衡發展,不走極端路線,「我對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是充滿信心的」。

相關新聞
科研協作系列之:背靠祖國 (圖)
港三招衝出去 冀與內地互補雙贏 (圖)
自然科學基金委及研資局聯合研究計劃撥款
取長補短:夥清華名學者 更獲國際重視 (圖)
爭拓新機:港院校主動出擊 北上拓實驗基地 (圖)
大勢所趨:時移世易資源豐 內地出手更闊綽 (圖)
特首坦誠交代 鄭重道歉 (圖)
要求赤柱屋租客允巡視 (圖)
地下密室還原 無申報認疏忽 (圖)
三丑搗亂 逐出議事堂 (圖)
民記盼CY解釋能息爭議 (圖)
免政爭拚民生 促撤倒梁動議 (圖)
各界籲予CY「時空」落實利民措施 (圖)
工總倡團結解難 避免猜疑攻訐
蔡涯棉對「十大疑問」剖析
港區人代候選人政綱論參政報國 (圖)
特稿:范太獲李嘉誠郭炳江提名
人大制度問答
兩電若加費5% 80%市民收貨
國泰空服聖誕按章工作 元旦或罷工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