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漢語缺少形態標誌,我們用詞造句來表情達意時,往往會借助詞語的排列次序來表達語意。例如,用「他」、「不」、「怕」、「辣」四個詞,按其位置先後,可配搭成不同的句子,分別有不同的意思:
1. 他不怕辣。(可以吃辣)
2. 他怕不辣。(喜歡吃辣)
3. 他辣不怕。(怎樣程度的辣都可以接受)
三句句子都在說「他」可以吃辣,但是接受程度各有不同。由此可見,語序變化所帶來的意義是多種多樣的,同樣幾個詞,編排的先後次序不同,意思就大不一樣。
「沒交功課」VS「沒功課交」
記得有一次,我們學院邀請了施永青先生擔任講座嘉賓,與一眾學生談談青年願景。講座中,施先生分享了一些少年逸事以勉勵在場的年輕人,當中提及小時候搗蛋的一面:「我小時候常常沒交功課,正確點來說,是沒功課交。」對於施先生的「糾正」,聽眾大多發出會心微笑。「沒交功課」和「沒功課交」,二者雖然都是沒交功課給老師,但當中的含義卻絕不相同。「沒交功課」,是有機會已做妥功課,但因為一時不小心,沒帶回學校或其他原因,所以未能交功課給老師;「沒功課交」卻是基本上沒做功課,所以怎樣也不可能交功課給老師。
當語序不同時,表意就有可能不同。不同的語序編排,往往改變整個語言單位的意義。因此,我們不能忽視編排詞語的次序。如:
「虛心」不同於「心虛」,前者指一個人謙退容物,心不自滿;後者則言一個人自知理虧而內心害怕不安。
有時語序的變化雖然或許沒有改變句子的主要意義,但當中所強調的重點卻有不同,是語用上的變化。如「客人來了」和「來了客人」,二者的分別在於:前一個結構的「客人」是定指,表達已知資訊─主人所邀請的客人現在到了;後一個結構的「客人」是非定指,表達新的資訊─家中突然有客人到訪。
「屢敗屢戰」VS「屢戰屢敗」
所有語言行為都是編碼的活動,成功編碼往往帶用想不到的效果,如「屢敗屢戰」便是其中一個經典的成功例子。相傳清朝大臣曾國藩率領湘軍與太平天國作戰,常嘗敗績,於上書朝廷的報告中直言己軍「屢戰屢敗」,但軍中幕僚看後認為詞意頹唐,大為不妥,故建議改為「屢敗屢戰」,以示己軍雖然屢次遭受挫折失敗,仍然努力不懈,奮勇作戰。朝廷收到奏章後,也認為曾國藩的軍隊雖然經歷多次失敗,但仍然堅持戰鬥,忠心可嘉,故沒有予以重罰,反而在往後的日子裡加以重用。由此可見,若能妥善編排語言的次序,往往能化腐朽為神奇,讓我們有機會成為成功的演說者。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林嘉穎
Email:cie@hkbu.edu.hk
逢周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