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主禮嘉賓參觀「廣州十三行圖片文獻展」展品。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沈清麗)「 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廣東新語》中如此形容廣州洋貨行商的盛況。廣州在18世紀至19世紀是中國對西方的唯一海上通商窗口,廣州十三行在中國對外貿易及文化交流佔據重要地位,十三行行商更曾被西方認為十分富有。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館由即日至2月5日舉行的「廣州十三行圖片文獻展」,展出粵港兩地珍藏歷史繪畫圖像及文獻書影,從外國商船到廣州的路線、茶葉裝箱、廣州十三行商館區等的繁盛風貌,窺見廣州當時對外的商貿歷史及嶺南文化。
許曉暉梁智仁倪俊明劉淑芬等主禮
「廣州十三行圖片文獻展」由康文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及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聯合主辦,由即日至2月5日展出。是次聯展標誌著粵港兩地圖書館文化交流活動的緊密合作,亦是誌慶香港公共圖書館50周年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100周年,並由香港藝術館借出十三行歷史繪畫的數碼圖像和廣州市荔灣區檔案館提供研究資料。
開幕典禮於1月8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公共圖書館諮詢委員會主席梁智仁、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副館長倪俊明及香港中央圖書館總館長劉淑芬。
展現商貿繁華風貌及嶺南文化
為配合展覽,中央圖書館將於1月19日下午3時至5時在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舉辦「從十三行到沙面︰十九世紀至廿世紀初的廣州風貌」專題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主講,除介紹何謂廣州十三行及其興衰外,亦探討商館區的生活狀況,以及沙面的地形、建設及演變等。講座以粵語進行。
展場內設有互動觸屏,展示十三行歷史畫及文獻圖像,並展出香港公共圖書館相關的館藏書籍。為加強學生對嶺南文化的興趣和認識,中央圖書館亦會安排學校參觀及公眾展覽導賞服務,歡迎參加。
「廣州十三行圖片文獻展」及講座均免費入場。查詢詳情可致電2921 0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