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畢 曄
讀大學的時候,喜歡約上投契的好友一起去美術館看各種攝影展和畫展,也曾獨自去欣賞,結果在現場碰到熟人,對方責曰,「怎麼不約我?」,場面欣喜又尷尬。那時看展,多數要買門票,票價會因應展覽內容、受歡迎程度甚至城市的物價水平等因素而變化。還記得位於廣州二沙島的廣東美術館,每月都有一天免費開放日。每年年初,我就會上網查好全年的免費日,只要能碰上我在廣州的日子,不論在展出什麼,我都會去湊湊熱鬧,精彩的展覽我會看上半天,甚至花錢再來;若是我不感興趣的,我也不會馬上離開,而是到處走走希望能發現自己喜歡的作品。
幾年前去了英國,在歐洲這個藝術的天堂,我當然不會放過遊逛大小博物館和美術館的機會。很多人都知道,歐洲的很多博物館和美術館都是免費,有些要收費,比如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Van Gogh Museum,門票將近20歐羅,但一樣人滿為患。
歐洲很多博物館、美術館、畫廊以及城堡、景點都設有十幾種語言的語音導覽服務,這是我想由衷稱讚的地方。以前在國內看展(甚至現在在國內一些小型展館看展),人們只能從展品旁的文字介紹或屏幕裡的視頻介紹中了解展品和展覽的信息,既分心又費神。而語音導覽就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人們只需帶著耳機、將語音導覽機掛在胸前,需要時在機上輸入展品旁的號碼,就可以收聽到相關的信息。這樣眼耳配合,大大提高了看展的效率,還提高了看展的舒適性。但通常語音導覽服務是要另外收費的,比如大英博物館,要交納幾英鎊的費用,同時告訴工作人員你所需的語言,工作人員就會將導覽機設置好,你只需帶上耳機就可以沿著展廳路線享受一次周遊列國的旅程。
從英國回到中國內地後,第一次看的展覽,便是近日在廣州掀起城中熱話的「Culture Chanel 文化香奈兒」展覽。聽說在1月16日展覽開幕的第一天,雖不能說是萬人空巷,但也確實在展廳門前大排長龍。這次的展覽設在廣州大劇院內的實驗劇場,一直展出至3月3日,只需憑身份證就可以免費入場。更令我驚喜的是,這個展覽提供語音導覽服務,而且有中英法三種語言可以選擇。而且,導覽服務只要以身份證作抵押,無需額外收費,用完後將導覽機交還服務台就可以領回身份證。我在心裡驚嘆,廣州超越倫敦了,看展覽不僅入場免費,連語音導覽都免費了。
朋友笑說,雖然未很普及,但現在廣州已經越來越多這種語音導覽服務了。對我這種喜歡看各樣展覽的人來說,這真是佳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