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關家明:兩地基金互認商機大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左起:香港集思會顧問梁家齊、黃啟民和關家明。 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集思會項目顧問、前渣打銀行亞洲研究部總監兼亞洲區總經濟師關家明昨日表示,該會呼籲內地和本港監管機構及業界,盡快簽訂基金產品互認協議,落實相關安排。該會估計若落實兩地基金互認,可帶來逾1,000億元的離岸人民幣業務。

帶來逾千億元離岸人幣業務

 關家明解釋,現時本港基金的資產規模達1萬億美元,加上內地基金管理資產達3,000億美元,若互認落實後,只要有1%基金有跨境活動,所創造的人民幣需求絕對可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他續指,互認落實後有利兩地金融業發展,同時有助內地社會保障及養老金的進步,兩地基金業人才質素也可進一步提升。更大的動力是本港金融機構可參與內地資產管理業務,從而令內地資本帳加快開放。他又指,若互認基金協議牽涉兩地公司法及稅務等問題,宜需盡速修例。

 集思會顧問兼證監會非執行董事黃啟民表示,早前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張灼華已詳細提及基金互認發展的問題,呼籲業界要做好準備。

助吸引外資基金來港註冊

 他認為,一旦兩地基金互認,將有助吸引外國基金來港註冊,帶動投資管理、銷售、等相關專業發展。他又指,中證監主席郭樹清早前亦提及希望QFII額度可擴大10倍,反映兩地監管機構正著手研究基金互認的發展,並認為最重要的是監管細則及投資者的教育。

 集思會顧問兼鷹達證券主席梁家齊表示,互認落實最重要先訂立框架,有關安排可令人民幣產品及投資者都更多元化。對國家來說,兩地基金互認將是中國資本帳開放的另一里程碑,可大幅推動中國民營資本作海外投資。對本港來說,可開拓一個數萬億元且高增長的內地資產市場,使香港有望爭取與倫敦、紐約、盧森堡等全球頂尖財富管理中心並列,其推動力將數十倍於昔日強積金的成立。

相關新聞
長實大晒冷 年推五千伙 (圖)
長實香港及內地今年擬售樓盤 (圖)
荃西1700伙最多
長實內地銷售望百億
行家觀望:新地售樓目標減30億
行家觀望:新世界樓照推額看跌
特稿:從超人推盤窺探樓市走向 (圖)
上車客恩物? 逸峯200萬入場 (圖)
粉嶺逸峯與鄰近屋苑 (圖)
話你知:上會難 家庭月入至少3萬
希慎擬重建新寧大廈成甲廈 (圖)
富豪2酒店擬注產業信託 (圖)
渣甸坊舖傳1.8億易手
RICS:樓價升幅跑贏建築費
萬二伙待批售樓紙 再創9年高
英皇斥5億砵蘭街建酒店
港股反彈217點 大低水藏憂 (圖)
海通國際2供1籌12億 折讓39% 集資壯大投行業務 (圖)
關家明:兩地基金互認商機大 (圖)
中銀推人幣高息債基金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