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羚銳製藥董事長熊維政
在仿製品種佔很大比例的中國藥品市場,往往一個品種的生產廠家多達幾十家甚至上百家,要想成為知名品牌,需要在競爭殘酷的「紅海」中勝出。但睿智的企業往往會另闢蹊徑,跳離「紅海」進入「藍海」,走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以「羚銳」牌通絡祛痛膏(骨質增生一貼靈)連年入選「健康中國.中國藥品品牌榜」的河南羚銳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羚銳製藥」),正是這類企業的一個典型代表。
品牌的發展,無疑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而羚銳製藥無論是在產品品牌還是企業品牌方面,都是高分獲得者。繼「羚銳」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內地橡膠膏劑藥業中首件馳名商標後,羚銳品牌還被認定為「河南省十大醫藥品牌」,並多次被評為「河南省最具價值品牌」,成為首批「全國重點保護品牌」和「全國名優品牌」,就是最好的明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長虹,通訊員 湯興
臨危受命 堅持特色
羚銳製藥的前身是河南省信陽羚羊山製藥廠,該廠於1988年8月由國家科委大別山扶貧開發團與新縣共同籌建,並於1989年底正式投產,是國家對革命老區進行扶貧的一個項目。1992年,重慶方面的承包人員擬撤離,河南中醫學院畢業、時任新縣藥檢所所長熊維政臨危受命,續接企業經營。
熊維政上任後,積極尋求與外商合資,並於當年6月與香港銳星企業公司合資組建了河南羚銳製藥有限公司,河南省信陽羚羊山製藥廠以整體資產入股,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正當體制改革給企業帶來巨大活力,開始高速運轉之際,1993年6月,國務院下達了禁止虎骨貿易的通知,佔產值80%以上的羚銳主導產品虎骨麝香止痛膏被迫停產,一時間,企業陷入困境。
以熊維政為首的企業領導班子根據已有人員、技術,外用貼膏藥品在當時的中國藥品市場發展空間,且同行競爭相對較弱等優勢,決定堅持發展貼膏藥品之路。
熊維政針對中老年骨質增生病患者較多這一現象,根據祖國中醫藥學內病外治的原理,與河南中醫研究院和中醫名家呂秀蘭大夫共同開發了貼膏劑產品—骨質增生一貼靈(即今天的「羚銳」牌通絡祛痛膏),填補內地利用透皮吸收技術治療骨質增生疾病的空白,並大膽貸款投產。很快,產品以其顯著的療效打開市場,當年實現銷售1000萬元,第二年達到3000萬元,並從此走上快速發展軌道,也奠定了羚銳在行業中的品牌地位。
科技創新 引領發展
骨質增生一貼靈的研製讓企業嚐到了科技創新的甜頭,從此,羚銳製藥一發不可收拾,緊緊咬住「科技興企」方針不放鬆,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銷售收入作為科技專項資金,先後投入數千萬元用於技術創新和科研開發,真正實現了科技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先後成立了新產品開發評委會、羚銳鄭州藥品研究所、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內地首家經皮給藥製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在北京總部基地組建了北京羚銳藥物研究院,致力於新藥產品開發,形成了「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製一代」的產品開發格局。通過廣泛蒐集、挖掘傳統膏藥品種進行二次研發,繼通絡祛痛膏之後又先後向市場推出了壯骨麝香止痛膏、冰樟桉氟輕鬆貼膏、辣椒風濕膏、傷濕止痛膏、骨增生鎮痛膏等治療骨性關節病、風濕病、皮膚病和止痛、消炎的系列貼膏藥品產品,使貼膏劑藥品生產技術達到了內地一流水平。
同時,公司推進技術創新,使貼膏劑藥品生產工藝也得以不斷改進:將膏劑藥品的背襯材料由原來的紡織布改為彈力布,在貼膏劑藥物基質中採用透皮吸收促進劑,進一步提高其產品的科技含量;與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合作,首創將二氧化碳激光先進製造技術引入貼膏劑藥品生產工藝,研製出了「膏劑在線激光切孔設備」,該技術及設備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一項,並列入「中國企業新記錄」;引進和採用日本先進貼膏劑藥品生產技術,開發出了不粘毛系列貼膏劑產品等。
除了貼膏劑藥品系列,羚銳製藥還開發了包括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培元通腦膠囊、丹鹿通都片、參祱降糖膠囊、胃痛寧片等在內的多個河南省名優產品和國家醫保藥品。迄今為止,公司擁有十餘個劑型百多種產品,多種劑型的藥品生產技術達到內地一流水平,形成了規模生產能力。
早在2001年,羚銳製藥就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02年,「羚銳」商標還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科技創新是第一競爭力,靠人才獲取領先的技術,鍛造出療效顯著的產品,打造出消費者信賴的品牌,成為羚銳不斷獲取優勢,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
近年來,羚銳通絡祛痛膏(骨質增生一貼靈)、壯骨麝香止痛膏的市場份額均有大幅度提升,單品種銷售達到了過億元,成為行業內的強勢品牌產品。
質量求精 管理從嚴
作為內地最大的貼膏劑藥品生產企業,羚銳製藥每年對藥材的需求量都很大,而中藥材是目前最難進行質量檢測的產品之一,公司始終嚴格按照GAP標準進行規範化管理,確保企業使用無重金屬、無農藥殘留、無污染的優質綠色中藥材。其次,在質量檢驗方面,公司建立了高於國家標準的內控標準,建立健全了「公司+車間+班組」的三級質量監督網和各項管理制度,以完備的質量監控體系對各個環節實施了實時檢查與監控,做到「不合格的原輔料不得入庫,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得流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產品不得出廠」。
在實踐中,羚銳製藥探索出一整套和國家相關規定相結合的質量管理體系,從源頭的供應商開始管起,實施嚴格的動態管理,不定期進行飛行檢查,對不合格的供應商及時進行淘汰。
公司持續開展並深化GMP活動,將GMP的系統管理方法與SOP操作規程及現行企業管理制度相融合,探索「全員、全系統、全效率」的管理模式。在強化執行上,一方面,採取逐月通報的模式加強對工藝執行力的檢查和監督;另一方面,開展崗位工作研究,用短板原理,通過現場調研、評價,不斷改進員工日常生產和工作行為。在落實精細化管理上,建立健全工藝質量管理考核制度,形成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構建關鍵工序、原輔材料預警機制,車間內部開展質量缺陷管理,上下工序防差錯管理保障,同牌號、同規格產品工藝參數和工藝指標的一致和穩定,實現了產品品質的穩步提升。
為了提高質量檢測、檢驗水平,羚銳製藥還投巨資引進了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無菌隔離系統等國際先進儀器和大批專業質量檢驗和分析人才,將現代化的中藥指紋圖譜技術和中紅外質量控制技術納入企業質量內控標準。
在藥害事件頻發的今天,羚銳製藥卻已經有了一整套藥品投訴和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制度和處理程序,質量技術管理人員和銷售部門負責人不定期到經銷商和客戶單位進行考察,蒐集產品質量信息和反饋意見,逐一進行質量分析,以不斷改進和提高產品質量。
創新求變 營銷致勝
如果說科技是引擎,質量是車輪,那麼營銷則是企業發展的龍頭。羚銳製藥十分注重市場營銷,並能夠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因勢利導,因地制宜,不斷突破創新。
公司早期實行區域營銷代表負責制,以靈活的營銷政策加上激勵機制,讓營銷人員奮力開拓,到今天,羚銳製藥貼膏劑藥品營銷人員已達千餘人,建立健全了覆蓋全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銷售網點。為適應公司發展需要,羚銳製藥將銷售和對外貿易總部遷到了首都北京,並通過控股、參股北京羚銳衛生材料有限公司、河南羚銳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羚銳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等十餘家企業,在行業內建立左右側互補、上下游延伸的經營格局,實現了產業聚群效應。
與營銷佈局配套的是,羚銳製藥著力實施了產業基地建設:通過擴建羚銳新縣生態工業園區,完善貼膏劑藥品、軟膏劑、化學貼膏、理療貼等膏劑藥品產業鏈條,不斷提升其產業規模,初步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外用膏劑藥品生產基地。
2009年4月引進現在已經獲得生產批文並投入試生產的羚銳芬太尼(骨架型)貼片項目為內地行業較為關注的重大項目,是羚銳製藥力爭在貼膏劑領域有所作為的又一大手筆。該項目通過引進、消化德國萊普泰克公司成熟的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貼劑技術和德國瀚輝公司的芬太尼透皮貼劑專用設備,建設一個獨立的芬太尼貼片生產基地,生產國際最先進的芬太尼貼片(骨架型),項目通過國家GMP認證並正式投產後,將會成為羚銳製藥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力地推動羚銳「二次創業」工程的穩步實施,不但進一步提高中國透皮貼劑的研發和生產技術水平,而且會進一步強化羚銳製藥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
回報社會 擔當責任
一個優秀的企業必然是講求社會責任的企業。作為一家成長在革命老區的企業,羚銳製藥注重回報社會,勇擔社會責任。
羚銳製藥,注重環保,打造綠色企業。為保護周邊環境,按照國務院加快淮河流域起源治理工作部署,公司大力調整產品結構和生產工藝路線,堅持科技創新,圍繞「增產、增效、減污」的方針,著重推行清潔生產技術,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和提高產品工藝水平,改造提取車間的濃縮提取工藝、加大中藥材原材料的預處理、清污分流、清水回收利用,大大減少產品及原輔材料消耗水平,實現了清潔化生產。早在2006年,公司就被授予「河南省綠色企業」稱號。
在落實好自身環保問題的同時,羚銳人還關注社會公共環境狀況的改善。2007年,公司向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長城綠化促進會首批捐資100萬元,促成國家南水北調綠化系統工程的及時順利啟動。
熱心助教、關心祖國的未來。由於多種因素影響,公司總部所在地河南省新縣一直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該縣的周河鄉地處大別山腹地,教育基礎條件相當差,是新縣「1+1」扶貧工程中羚銳公司的對口聯繫點。2001年9月,公司及其員工捐助110多萬元在該鄉建成羚銳希望小學,該公司董事長熊維政個人捐款10萬元在該校設立了「維政獎學基金」。
公司高管領導與近20名貧困學生家庭結成了「1+1」扶貧幫扶對子。此外,公司還捐資分別在信陽市、新縣部分重點高中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河南中醫學院、河南大學藥學院、鄭州大學藥學院設立「羚銳獎學金」;貼膏開展「金秋圓夢」、「金秋助學」等活動,公司還每年拿出數萬元資金扶持地方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十分關注弱勢群體,是羚銳製藥擔當社會責任的又一表現。 2005年9月,公司出資30萬元援建信陽市農民工培訓學校。自2002年6月以來,公司還與深山區新縣周河鄉西河村結成「1+1」幫扶對子,長期在周河鄉西河村、周河村、熊灣村開展扶貧濟困助殘活動,為貧困農民送資金、送項目、送優良糧種、送科技,積極幫助貧困、殘疾農民脫貧致富。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羚銳製藥董事長熊維政,更是多次提出老區建設發展方面的提案與呼籲,人送雅號「熊老區」。
據不完全統計,羚銳製藥先後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活動累計捐款贈物超2000多萬元,逐漸打造起負責任的企業形象:公司於1999年和2005年先後兩度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06年,入選「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50家優秀企業」;2008年8月,被國務院扶貧辦授予「國家扶貧龍頭企業」榮譽稱號;2010年12月,被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民政局及首都慈善公益組織聯合授予「『商界彩虹心』榮譽企業」;2011年11月,被國務院扶貧辦授予「全國扶貧開發先進集體」;2012年5月,先後被信陽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敬老助老總會授予「愛心企業」和「敬老助老愛心企業」。2009年9月,公司董事長熊維政作為「全國扶貧開發典型人物」代表,在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理事會上受到了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的親切接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