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 博士
2010年年底,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特別印花稅SSD為打壓樓市的措施;2年後,即2012年年底,樓價壓不下,升得更高,於是再推出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原有的SSD的稅率及抽稅時限;短短的數個月,特區政府再出招,推出雙倍印花稅的措施,原因也是因為樓價依然在上升。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連連出招,我相信政府是想向市場傳達一個很重要的訊息:那就是如果樓價再升,政府會再出招。
樓價所以上升,最基本的理由當然是因為供需不平衡,供給在短時間之內不容易增加,但是需求卻因為長時間的超低利率而上升,超低利率使到大量沒有置業需求的年青人衝入房地產市場,加入搶購樓房的群體。看看青衣前置安心樓盤的申請者、居屋白表免補地價的申請者中,這群年青人數量眾多,這群人當中有不少是零收入的在籍學生,他們為什麼急著買樓?原因就是他們的父母在銀行中有些存款,不甘心收接近零的利息。
一旦加息 負擔或加倍
誰也不知道美國幾時會加息,但是,上星期五,美國最新的失業率降至7.7%,遠低於市場的預期,美國聯儲局曾經公開聲明,一旦失業率跌至6.5%,或通脹率升至2.5%,就會退市。現在美國經濟很明顯地是正在復甦中,一旦美國加息,香港眾多供樓者,特別是近年來才入市買樓者的供樓負擔會大幅加重,如果供樓利率由2厘加至5厘,對供樓者而言,供樓負擔隨時會加1倍,他們有能力供下去嗎?一個人現在如果用收入的40%來供樓,一旦供樓負擔加1倍,即得用收入的80%來供樓,怎麼可能供下去?我認為現在特區政府的高官們應該多多提醒香港市民留意將來加息後供樓的風險,留意自己是不是有供樓的能力。
是的,近來政府不斷地要求銀行在貸款之前做到壓力測試,但是,所謂壓力測試基本上只是在保護銀行所面對的風險,而不是保護買樓者所面對的風險,原因是買樓者往往會借二按,特別是新樓,地產商提供二按,除了地產商提供二按之外,大量貸款公司也提供二按,因此,買樓者供樓的實際壓力是遠高於銀行所進行的壓力測試。像香港這樣的自由市場,政府不可能限制買樓者向銀行以外的企業、機構、個人借錢,不過,我認為政府有責任提醒市民買樓供樓的風險。也許,特區政府應該製作一些廣告,提醒市民「樓價會升會跌,應該先衡量一下自己將來的供樓能力才買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