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願浸大取得前李惠利校舍土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14]     我要評論

周全浩 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訪問教授兼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筆者於1974年加入浸會大學,在浸大工作近40年,見證著校園及課程的發展和變遷。最初,位於獅子山腳的溫仁才大樓是浸大唯一的校舍,隨後,校舍一直向南拓展至聯福道,逸夫校園和浸會大學道校舍陸續建成。然而,浸大人均校園土地面積依然是全港8所資助院校中最小。浸大正向政府爭取前李惠利校舍的土地,以興建中醫教學醫院,筆者對事件有感,故撰文略抒己見。

 浸大面積雖小,但地理位置優越。浸大位於廣播道「五台山」下,是當年傳播媒體的集中地,而浸大的傳理系也相對有名。可見,地理因素對教育發展不無幫助。

 浸大雖然在某些方面未及本港三大研究性學院超卓,但擁有創新辦學思維,領頭開辦一些切合社會需要的課程和研究所。例如,1989年開辦全港首個中國研究本科學位課程,課程更安排學生到北京清華大學進行暑期實習。踏入90年代,當時的謝志偉校長向賽馬會等機構籌募資金,於1997年成功開設首個院校級中醫藥診所,又於1年後開辦全港首個由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中醫學士學位課程。另外,1998年,浸大成立香港能源研究中心,成為全港首個能源研究中心。

發展中醫藥業符社會利益

 及後,其他院校陸續開辦類似的課程和研究所。這些發展開創了本港教育界的先河,反映了浸大同事對社會需要的敏銳觸角,及對大學發展的熱誠。他們意識到九七回歸後中國發展與香港社會息息相關,故早在1982年便開始籌辦中國研究課程。再者,1998年港府提出發展中醫藥港,當時浸大領頭開辦中醫藥診所和中醫課程,與政府方針相呼應。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流匯聚之地,不少研究證實中西醫合併療法能相得益彰,香港中醫藥業得以發展,是市民的福祉。前李惠利校舍土地鄰近浸大中醫教育大樓,如興建中醫教學醫院,能為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學以致用。近年,浸大積極接觸善長,已籌得數億元,只要政府承諾撥地,善長便願意捐款興建。

 過去8年,浸大多次向政府提交信件和建議書,惟一直未獲官方書面回應。直至近月,政府動議把這幅土地由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改為住宅用途。

 在九龍塘地段興建住宅,必然是豪宅之列。但政府最迫切的是興建中小型單位,以滿足中產及基層市民的住屋需求,增加豪宅用地卻不能紓緩香港最迫切的住屋問題。再者,為了改善環境和提高港人生活質素,住宅用地理應向新界拓展。現時本港約20%的土地面積為市區,如住宅用地集中在市區,人口過分集中,不但讓居住環境越見擠逼,空氣污染問題亦會惡化,大大降低市民的生活質素。坊間提出增加市區地積比率、在天橋底建屋等建議,都漠視了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質素。

 當前最重要的是,政府停止改變前李惠利校舍的土地用途,保留該地發展教育的權利。最終,土地花落誰家,是將來的問題,須透過正常程序來決定。祈願浸大能爭取機會發展,繼續服務香港社會。

相關新聞
「問鼎」特區「神器」的兩個關 (2013-03-14)
明刀明槍:《蘋果》造謠罔顧憲制 普選必須依法辦事 (2013-03-14)
四海同追「中國夢」 (2013-03-14)
政經多面體:供樓風險增 政府須多提醒 (2013-03-14)
願浸大取得前李惠利校舍土地 (2013-03-14)
止戈為武:新屆人大解放軍代表亮點多 (2013-03-14)
特首普選有預選或篩選理所當然 (2013-03-13) (圖)
粵港合作面臨的五大問題與對策 (2013-03-13)
明刀明槍:反對派「佔領港台」是為「癱瘓中環」作準備 (2013-03-13)
重提「本領恐慌」的告誡 (2013-03-13)
官見集:「尋釁滋擾」用心何在? (2013-03-13)
遊行須守法 警權要維護 (2013-03-13)
來論:從「癱瘓中環四部曲」看反對派的對抗部署 (2013-03-12)
指點江山:愛國愛港作為特首條件天經地義 (2013-03-12)
國民教育與「戀英情結」 (2013-03-12)
食品安全需時治理 (2013-03-12)
明刀明槍:練乙錚鼓吹「佔領港台」意欲何為? (2013-03-12)
每周輿論動向:兩常委講話引起社會各界解讀 「癱瘓中環四部曲」惹眾怒 (2013-03-11)
確保愛國者治港 對歪風邪氣說不 (2013-03-11)
西座內望:何俊仁進退失據 民主黨一錯再錯 (2013-03-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