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洪家耀表示,當局建議在小蠔灣填海將進一步影響中華白海豚生態。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姚寶)當局在第一階段諮詢的25個填海選址中,篩選出5個進行第二階段諮詢,當中包括小蠔灣、龍鼓灘及欣澳,均位於西部水域,環保團體指均為生態價值較高的地區,而且該處一帶已有多項工程,恐進一步加重負荷。有專家指本港西部海域海洋生態豐富,更是全球罕有的軟珊瑚棲息地,擔心在該處填海會影響生長。發展局表示,會推出三項措施保護環境,包括在選址進行全球首創的模擬填海,以了解填海對白海豚生態的影響,又會進行累計環評,以及在海岸線種植紅樹林優化環境。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李美華指,本港西部水域現時已有多個基建項目,包括第三條跑道及港珠澳大橋,又有東澳填海工程,若再加上填海,基建項目越來越多,擔心生態系統無法負荷,建議當局進行長遠策略性環評,「重新審視人口增長及土地使用政策,不要為了土地儲備而填海,要估算實際需要」,又建議當局全面評估多個基建項目對西部水域的累積影響,以評估其承載力。
應選擇生態價值較低地點
李美華表示,本港西部水域有不少特別海洋生物品種,包括馬蹄蟹、軟珊瑚、海草床以及紅樹林等,當中一種名為Guaiagorgia的柳珊瑚更是全球罕見,目前本港只在西部水域發現,這種珊瑚生活在混濁水域的軟泥底下,她擔心填海工程會影響其棲息地。
中華白海豚活躍區香港海豚保育協會會長洪家耀表示,過去10年中華白海豚數目下降,當局建議在小蠔灣填海將進一步影響中華白海豚生態,他形容填海工程是向海豚開刀,指當局重發展、輕保育,又稱未來幾年中華白海豚將面對嚴峻考驗。他強調並非盲目反對填海,但當局應選擇生態價值較低的地點。地球之友執行總監陳玉玲指屯門龍鼓灘及大嶼山北填海爭議較大,擔心海洋生態一經破壞,難以補回,強調填海應是增加土地的最後方案。
模擬填海以便掌握新資料
對於選址是否涉及高生態價值,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韋志成表示暫時未有資料,不過當局會採取三個方案,以保護環境生態。首先會以新技術模擬填海,在海岸邊沿地方設置障礙物,令白海豚因為有障礙物阻擋而游到其他地區,再會觀察白海豚的行為改變,以及牠們游到何處,以便掌握新資料;又會進行累計性評估,了解多項基建工程下對水質、空氣,以及白海豚數量的影響;另外在海岸種植紅樹林,模擬天然海岸線以優化環境。
他強調現階段無足夠資料及數據證明選址對白海豚的影響,當局會與專家及環保團體研究,了解更多白海豚生態,特別是牠們在近岸地區的活動,希望可以增加環評報告的認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