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瀛戈、郭若溪,實習記者 劉夢婷
特首梁振英在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開幕式上談到深港交流已步入新的台階,不禁讓他想到曾經來深的個人經歷。他在致辭中回顧了30多年來,香港專業人士的北上歷程。
28專業人士成立協會做「義工」
梁振英昨日回憶道,1978年,深圳以至整個內地的專業服務還沒有市場化、沒有消費化的時候,香港有約28名專業人士,響應國家「四個現代化」的號召,成立了「專業人士促進現代化協會」,義務到內地來「幫手」,以中國人民的一分子的身份,希望能夠把自己所學、所長,為國家的現代化貢獻一己所長。
他續說,在1978年,香港專業人士服務的第一站,就是與香港僅一河之隔的深圳。當時,深圳的交通沒有現在的方便,從香港到廣州沒有直通車,沒有高速公路,過關的手續也沒有現在這麼簡單,「香港跟深圳口岸早上9時開,下午5時就關閉,手續不方便,(我們)還要去銀行換錢,所以一天來回根本做不了甚麼事情。晚上我們過來講課,幫手做規劃,晚上要住在一個地方,沒有五星級的酒店,住的地方叫華僑旅舍」。
深圳當年30萬人口 今逾1,000萬
因此,深圳市政府當年告訴他們,深圳有30萬人口,他們並不相信,「哪來30萬(人)住在深圳」,但仍按照30萬這個指標來規劃深圳的道路、供水、排水系統。不過,深圳目前已經有逾1,000萬人口,梁振英笑說:「所以現在我每次過來深圳,我都這樣說,我說若是深圳出現堵車,或是下暴雨的時候來不及排水,出現一些淹水的情況,都是我們當年的錯,沒有把深圳的發展好好估計得到。」
不過,自此以後,香港專業人士跟內地的交往越益頻繁,並從完全義務的工作,到社會化、市場化,收費、付費的專業服務,到《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從開始的時候會計師、測量師、建築師、工程師等到其他的專業;從必須是合作、合資經營,到現在可以獨資經營,這些都反映了香港與深圳、與內地在專業這個領域上合作交流的不同階段。
因此,梁振英前晚由北京返抵特區禮賓府,已經午夜12時,確實有點累,但自己昨晨還是一早爬起來,來深圳參與是次活動,「因為我很想跟各位一起見證香港與深圳合作,香港與深圳的專業服務合作,香港與深圳在眼科醫療方面的交流合作,踏上一個新的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