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鏤空的石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扛石頭的惠安女。 網上圖片

朵 拉

 去年到福州開會時,因利乘便,特地從廈門到惠安縣的崇武古城,為了想看看惠安女。曾有中國人與我談到惠安女的時候,由於她們十分獨特的服飾打扮與福建其他地方不同,居然被他看成是少數民族。

 聽說今日崇武古城的惠安女依舊保持多年來的民俗打扮。頭上戴頂尖尖的斗笠,並照樣束起花布頭套,且在花布上別滿很多顏色鮮艷的花飾。單是如此妝扮就已經非常引人注目。再加上惠安女習慣穿著的上衣,比一般人的衣服短了半截,寬袖的短衫甚至還露出一小節肚皮,正如我們在大馬,時常看見印度女郎在街上行走時,穿著的短上衣一樣。至於褲的長度,亦是半短,通常長至小腿肚,褲腳寬闊。她們還喜歡在褲腰間,圍上幾條不同顏色的腰帶。這樣與眾不同的服飾打扮確是獨具一格,難怪吸引全中國各地許多藝術創作者包括畫家、攝影家等,深感興趣,競相湧到惠安崇武古城采風寫生素描取景。

 我卻不是懷著好奇心去的,刻意走一趟崇武,不僅是為了屹立六百多年的古城牆或形狀美麗的半月沙灘,而是聽說刻苦耐勞的惠安女,她們的美不僅於外形的妝扮,以溫婉賢淑被人讚賞的惠安女,更為突出的是她們的性格堪比當地的石頭還要剛強堅硬。

 早年在這個以石頭名聞天下的惠安,土地貧脊,不肥沃的泥土只能種出俗稱地瓜的番薯。番薯於是成為惠安人的每日糧食。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充滿凌雲壯志和崇高理想的惠安男人紛紛到外地去賺錢。家鄉留下的大部分是女人。地貧家窮,惠安女人不單需要勤儉持家,她們同時也得為維持生活而費心勞力。

 番薯鄉又名石頭鄉,生長在石頭鄉的惠安女人,把石頭變成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她們平時的經濟來源也出自石頭。因為男人不在家鄉,揚名天下的石雕石刻,亦是惠安女人的業務。除此之外,她們還得親自上山採石。令人驚異的是,開採石頭如此辛苦的工作,居然尚未機械化。惠安女以一雙手,從採石到抬石,再到雕石。也即是說,無論粗重細緻,完全沒有男人的相援協助,全是惠安女必須單獨承擔的責任。看見雕石廠外邊疊高堆砌起來的大石頭,實在無法想像那一塊塊粗重的石頭,每塊皆有數百斤,卻是惠安女人們,一塊一塊想法子從山裡抬出城來的。

 默默在承受工作壓力的女人,得到讚嘆的同時卻又必須面對許多更沉重的不公平待遇。前幾年我到廈門大學進修短期課程,過後帶著尋根的念頭,搭車到惠安。抵達的時間正值黃昏,當我走在惠安鄉下的小路上,遇到數個年紀小小的惠安女,我以華語提問:「你們今年念幾年級?」她們完全不明白我說什麼。我詫異。伴我同行的惠安親戚說:「她們不懂普通話。」

 為什麼?

 因為沒有機會念書。

 為什麼?

 因為她們是女的。

 竟是這樣理直氣壯的回答。在這個時代,仍舊存有男尊女卑的心態。在惠安,這是現實。因為生活太窮困,唯有男兒才有入學機會。

 夕陽的溫柔光芒灑在惠安的土地上,金黃色的光線在空氣裡隱約閃爍,像黃金的美麗幻影。年幼純樸的惠安女,對未知的將來似乎絲毫不放心上,她們在璀璨金色的陽光下,羞澀地對我瞧望,天真稚氣的臉上,漾起親切的微笑。

 在猝不及防間聽到這種答案,我愴然的心緊縮成一團,裡邊收藏著深沉的悲哀,只覺得非常迷惘無助。我到廈門大學進修,選擇的課題是《女權主義與中國婦女文學》,一個自命為女性主義的文學創作者,只懂得埋頭在文章裡嘲弄男性,同情女性,除了刻劃女性在男性當權的社會上的種種不公平現象,女性的掙扎和努力也一而再地顯現在筆下,然而,當真正的面對眼前一批正在被不公平對待的小女孩時,竟是束手無策,手足無措。應該要怎麼去幫她們的忙?理想無邊,能力有限,能夠為她們做一些什麼嗎?失去教育的機會,她們是否更加無法避開傳統命運的播弄?

 單純無知的女孩們,膽怯地不敢抬頭再看陌生的海外來者,她們手拉手,走在不平坦的碎石子路上,朝著正好和我相反的方向往前行去。

 已經80歲的惠安伯伯和我說起他的婚姻。

 兩個老父,既是鄉親,又是工作伙伴,年齡相近,談話投機,成了好朋友。一年,兩個人的太太都懷孕了,於是,老父高興地做了決定:「如果都生男的,結為弟兄,要是女的,便成姐妹,若是一男一女,長大以後就讓他們圓了婚吧。」

 像這種發生在80年前的故事,應似出土文物般的過時,意料不到,惠安鄉下,仍有同樣指腹為婚的傳統在發揚。令人驚訝和屏息的婚姻習俗不僅於此,指腹為婚之外,在婚後,女子必須回娘家居住,一直到懷孕後,才能夠搬到夫家。這對女子根本是一種屈辱和輕忽,實在無法理解究竟是何原因?又為什麼需要如此?

 回答是:「傳統。」

 傳統是什麼?

 傳統是不可顛覆,傳統是非遵循不可的規則,傳統是聽話的循規蹈矩,傳統是沿襲前人所作所為,傳統是不論對與錯的繼續堅持,而傳統的堅持是男人是天,女人是地。

 曲折的滄桑歲月逐漸行過,因襲的不公平顯然並未改變或消失。

 種種的不平桎梏繼續在羈絆著惠安女,擺脫不了傳統勢力的束縛,缺乏自由與歡悅的惠安女逆來順受,只能成群結隊走進海裡,把大海當成最後的歸宿,從此不再回來。這樣陳舊的橋段一而再地發生,重複不變的情節像電影,電影拍過以後,觀眾唏噓感慨,然而,真實的人生,毫無改善的顛沛與艱難迫使世世代代的惠安女子的腳步照舊行向大海。浪花不斷在翻騰飛舞,滔滔落下來的時候,仔細地瞧,那是悲苦的惠安女子在向世人控訴和抗議的辛酸眼淚。

 也許還有些人沒聽過,惠安有個名聞全中國的水庫。它的著名和神奇是因為那是匯集了一萬四千多個惠安女的血汗打造出來的。今日的惠安鄉民,再也無需餐餐番薯和鹹菜,而惠安能有今天的繁榮、富裕和進步,任勞任怨的惠安女功不可沒。

 世襲的艱辛苦難從來沒有放過惠安女。但是,在斗笠花布的掩蓋下,有更多勤勞堅韌的惠安女子依然在熾熱的陽光下竭力面對挑戰。我在崇武,看見市場上賣牡蠣的惠安女,看見在沙灘上汗流浹背地工作的惠安女,看見挺起背挑擔經過大街的惠安女,看見背著孩子在埋頭雕刻的惠安女,她們看見我,毫不逃避也不畏懼地直視著眼前這個神色好奇的來自海外的陌生人。

 她們一定不知道,這個海外來人,也是一個惠安女。只不過,她是一個在面對背負著沉重傳統包袱然而依舊堅毅剛韌的真正惠安女時,感覺慚愧汗顏的移植於海外的惠安女。

 坐在自崇武回廈門的車上,一路經過的城鎮,偶爾也會看見街邊服裝獨特的惠安女。一心到崇武來采風的藝術家,不要只看見惠安女亮麗花俏的外表,忽略了她們勤勞樸素的秉性和刻苦耐勞的品質。在這個新的世紀裡,我充滿希望和信心在祈願:「就連質地堅硬的石頭也都可以被雕成鏤空的工藝品,有一天,保守傳統的落伍思想一定同樣可以被鏤空。」

相關新聞
百家廊:鏤空的石頭 (2013-03-28) (圖)
琴台客聚:挑 戰 (2013-03-28)
翠袖乾坤:無牛不歡乎 (2013-03-28)
海闊天空:億年丹霞地貌 (2013-03-28)
生活語絲:悼李瑞驥兄 (2013-03-28)
隨想國:急 智 (2013-03-28)
獨家風景:彭麗媛的時尚作用 (2013-03-28)
百家廊:披露與控訴 (2013-03-27) (圖)
琴台客聚:百毒不侵 (2013-03-27)
翠袖乾坤:范冰冰為壓軸發脾氣? (2013-03-27)
天言知玄:前因 (2013-03-27)
杜亦有道:不要復出 (2013-03-27)
隨想國:臭 草 (2013-03-27)
路地觀察:伊坂的敘事遊戲 (2013-03-27)
百家廊:龍泉三寶 (2013-03-26) (圖)
琴台客聚:追思石人 (2013-03-26) (圖)
翠袖乾坤:港版罪與罰 (2013-03-26)
海闊天空:高鐵體驗旅程 (2013-03-26)
生活語絲:檳城「遊車河」 (2013-03-26)
思旋天地:共圓中國夢 (2013-03-2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