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來自英國的教授,從事研究學校班級人數(班額)的議題已經有40年了,過去5年均到訪香港教育學院,對香港的情況有一定了解。在英國及一些西方國家,現時對班額的一些流行的觀點是「班額並不重要」。這觀點往往只是建基於對一些大規模的跨國比較研究所作出的闡釋;例如學業表現好的東亞國家及地區,包括香港,班額同時相對較大。不過,這並不意味大班會導致學業有好的表現。港生有好的表現,還有許多其他原因,例如課後補習,但在英國這並不普遍。有些小班的批評者亦常引用一些大型的研究(通常被稱為綜合分析)來指出班額並不重要,但綜合分析有它本身的限制,因為他們往往是將相當不同的研究結果結合起來,當中一些質素較好,但也有更多是質素成疑的。至於教師本身對減少班額的觀點,即小班可改善教學質素及學習效能,卻往往被忽視,甚至被詆毀是「只顧自身利益」。
學生人數減 教師教學法不變
筆者很欣賞香港政府在2009年起於小學進行小班教學,當局亦提供很多資源用作教師專業發展,讓教師能好好利用小班的優勢。這是一項很有益的做法,因為研究往往顯示,在沒有培訓之下,就算課堂上學生人數減少,很多教師仍只會沿用一貫的教學法。
筆者仔細分析過一些最好的班額國際研究,得出的整體結論是:班額減少,對最年輕的學生有價值,他們於學習上及課堂的參與最為受益。我們在倫敦大學所做的研究亦發現,小班對成績較低的中學生有利,能幫助他們專心學習。
最近一些評論提倡政府應投放資源在教學上,包括增加教師薪金或增加備課時間,而非減低班額。由於涉及資源,這些評論是可以理解的,但卻未能反映課堂上的學習實況。筆者肯定教師和教學是成功教育的最重要因素。不過,學生人數是一個重要的環境因素,它與教學質素是互相緊扣的。
班額教學難分割 宜深入評估
筆者認為更需要關心的問題是,甚麼樣的教學方法最適合小班(或大班)?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我參觀了一些學校,深深感受到班額與教學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我清楚看到,教師在大班及學習差異大的班級教學時,他們面對著一個非常艱難的工作,尤其是當課堂上有一些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小班可讓教師有機會為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差異課程。
在班額與教學之間二選一的論述,是過於簡單化,事實是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教育界未來的主要任務是要發展和評估有效的教學方法,去面對不同的班額。 ■Peter Blatchford 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及教育學系教授、香港教育學院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訪問教授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