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生風尼:道旁的智慧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05]     我要評論

葉 輝

 李廣田說,他愛讀英國作家瑪爾廷(E. M. Martin)的散文集《道旁的智慧》(Wayside Wisdom),他說:「我喜歡這書,因為他的文章是太適合我的脾胃了。」也許每一位創作人或評論人都合該有一本適合自己脾胃的書吧,我一直喜歡在書中找書——喜歡一本書,便很想知道作者讀些什麼書,李廣田從《道旁的智慧》獲益良多,我後來找來讀了,的確是一本好書,可更喜歡此書的副題:A Book for Quiet People,瑪爾廷心目中的讀者,正是「靜觀」「路邊智慧」的沉默者。

 李廣田說:「在瑪爾廷的書裡找不出什麼熱鬧來,也沒有什麼奇蹟」,《道旁的智慧》一如其名,寫的「只是些平常人的平常事物」,李廣田從中感悟了一個道理:這些尋常事物對於大多數沉默的普通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奇蹟呢?此書的好處正是靜觀而自得:「似乎是從塵埃與道上,隨手掇拾了來,也許是一朵野花,也許是一片草葉,也許只是從漂泊者的行囊上落下來的一粒細沙。然而我愛這些。這些都是和我很親近的。」

 李廣田在《灌木集》的自序說:「我常常在私心裡藏著這樣一個比喻:比之於那高大而堅實的喬木,我這些小文章不過是些叢雜的灌木罷了。」靜觀的智慧亦都是灌木的智慧:低調,謙虛,隨意,對萬物總有好奇心,也有好胃口。

 「靜觀」既是散文的美德,也是評論家失傳的秘笈,李廣田在《談文藝批評》便有此高見:評論家「不但應當在批評文字中把作者的作品復活起來,並且要藉了他的批評使讀者感覺得更多,理會得更深,使讀者願意一再去讀那作品,而在讀者心中引起更多的創發來」,一篇優秀的文藝批評,等同於一次具有啟蒙性質的心靈導賞。

 李廣田筆下沒有太高深的理論,他說為「一個批評者同時必須是一個欣賞者,一個創造者,因為最好的文藝批評,是必須含有欣賞的過程和創造的成分。假如一個人不能欣賞作品,當然也就不能批評作品。至於根本不讀作品,當然無從說長道短,讀而無所動於衷,又如何能有所好惡,知其是非……」

 那是「靜觀」的「創造」,讀一本書就像在路邊散步,他認為一個合格的批評家「要能知道作家的寸心才好」,那才可以透過「靜觀」,「設身處地去吟味它,體貼它,也就是好好地欣賞它」,「靜觀」也者,就是一種「神遊」,學懂「靜觀」,才可以學懂用自己的靈魂在別人的作品中散步。

 他有一首詩,題為《生風尼》,「生風尼」也者,原來是symphony(交響樂)的音譯,詩說:「漠漠的向午風,/駕在風上的鴿子鈴,/小房間裡的火爐上,/絮語著老年人的開水壺。」那是尋常而親切的聲音。「噓噓,噓,閉著眼睛打呼了,/做一個透熟的/八十春秋的酣醉夢。」「喜筵上的生風尼,/死筵上的生風尼,/踏節拍而前進,生之行役。」「噓。果子落地,永寂了。/時間像大海,/生風尼永無寧息。」那是只有靜觀才可聆聽的「生風尼」。

相關新聞
美國芭蕾舞劇院 出色舞者盡顯魅力 (圖)
敢觀舞台:再探香港藝術節下半場
《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時代印跡 (圖)
銀幕短打:當選擇太多時 (圖)
影碟別注:Argo救參任務 (圖)
影訊:MOViE MOViE同步獻映《南荒的童話》 (圖)
百家廊:有風景的房間 (圖)
琴台客聚:生風尼:道旁的智慧
翠袖乾坤:莫米克斯奇藝坊
古今談:氈酒浸青提黑杞子治老人病
生活語絲:幹好事的人大代表
演藝蝶影:《爆.蛹》的粗話
此山中:茶果.清明仔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