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湖中天地:林海鐘中國畫作品展」即日起至5月26日於香港城市大學濤聲藝廊舉辦。今次展覽,共有40餘件作品亮相,主題涵蓋三個領域:雁蕩山、西湖、羅漢仙人。而《錢塘大觀》、《太行山圖》、《戊子雪意》則是今次展覽中的巨幅之作,整個展覽盡顯中國唐宋之古風。
西湖是杭州的盛景,也是江南文化的代表和象徵。在中國歷史上,南方的地理意義和價值,更多體現於藝術的層面上。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是次展覽的舉辦初衷源於社會的喧囂狀態,林海鐘認為,目前社會氣氛較為浮躁,而作為南宋都城的杭州,在保存南宋時期的山水清音方面,有顯著的特色,這樣的特徵,能夠表現出山水超越塵世的氣質。處在社會的人,對於山水的審美,就是為了追尋淡然的意境,因而無論是中國畫的本質意義,還是他在香港進行的展覽,都有對當地都市化的反思,唯有深入比較都市化的環境,才能夠領悟山水的本意。
動態的定位
有文化評論家認為,林海鐘對於文化的看法始終定位在動態之中,其實無論是中國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切忌做靜態的觀察和研究。文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為失去動態的過程,任何文化都是死的。一些文化研究者把科學定性為發現,把藝術定性為創造,是依據它們存在的實質。科學永遠是進化發展的,而藝術則很難做到後浪推前浪。畢加索說過一句有意思的話:藝術不是發展,只是演變。西方當代藝術比古希臘先進?現在的中國畫超越了宋元明清?結論是不言自明的。拿畫家的言說和畫家的作品比較,後者是更重要的憑據。這不僅是意願和實踐之間的錯位,也是事物本身的複雜性。文化評論家們注意到,林海鐘作品的特色與他本人的認識之間有一座隱現的橋樑,它時而退隱,時而突出,在貌似矛盾的存在裡,顯示了他特有的天賦。可以說,在「知」和「行」的關係上,林海鐘對作品的處理令人信服,在他這個年齡能做到這樣也是難得一見的。
山水的關照
記者注意到林海鐘自己對於山水畫的一些看法。山水畫的寫生有相當的難度,學生往往於山水中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只能以眼見的寫實描繪,用西洋透視法作風景畫的關照,無法真正表達山水的真實境界。
東晉王羲之云:「人在山陰道上行,千岩競秀,萬壑爭流」,道出了古人觀察山水的奧妙和真諦,讓後來者心嚮往之。江南山陰的山水植披豐厚濃郁,樹木高大茂密,人在其間,視線被遮,目不能遠及,不如北方太行一帶的山水,視野廣闊開朗,可以極目千里。而王羲之的「千岩競秀,萬壑爭流」之句,不能不讓讀者感嘆,因為去過山陰道的人都知道,肉眼是無法看見千岩萬壑的。很顯然,這是王羲之的靈感,是他對山水的認知,只有對山水有深刻關照的人,才能寫出如此有感染力的句子,使我們後輩學者如臨其景,彷彿置身於一千多年前的山陰道上,穿越古今,與王羲之攜手同遊。
對山水畫的思考本身是一種提升,是一種象外的思考,而非肉眼所見的風景畫。我們知道,眼見並非為實,物體也並非近大遠小,透視其實是一種錯覺,「丈山尺樹,寸馬分人」才是真正的比例。那甚麼是山水呢?古人陶冶情性,感悟人生的道用之器,古聖賢人有仁智之樂,所指即是寄情和暢遊於山水之間,只有這樣的高人逸士才認識真山水。
今次展覽,展現的是西湖風光。而這種風光,不僅僅是山水畫的一種表達形式,同時也是對中國古代歷史文人意境的遙拜和追尋。湖,自然是西湖,其中的山雖然不高,卻是長存於歷史之中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