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辛世文表示,若能將米飯補足營養,未來人類單吃飯便已滿足所需。 劉國權 攝
——鼠試食大隻2.7倍 盼未來人類齋食飯照長肉
農業食物是人類生存必需品。在香港,耕種務農雖已淡出,但相關的科學研究卻擁有影響全世界的頂尖水平。中國工程院院士、組創中文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生物學講座教授辛世文於最新研究中,針對稻米因為賴氨酸比例較低,未能充分將養分製成蛋白質,成功透過基因技術將四棱豆高賴氨酸的特性加進稻米中,大幅增加其營養價值,實驗鼠進食後明顯壯健整整兩個碼,比進食普通米的對照鼠,其「長肉」及「變大隻」效能達2.7倍!有關成果已進一步交給國家食品安全中心測試,最快兩三年後可供人類食用,有助解決潛在的糧食危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歐陽文倩
每個人一輩子要吃達25噸食物,其中單是中國,預計至2033年人口已膨脹至15億,糧食需求之巨大可想而知,人民溫飽也成為國家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糧食研究顯得尤其重要,這也是為甚麼辛世文選擇做稻米研究,「我希望做些貢獻,米的煮法很簡單,有火和水就足夠,而且儲藏得久,是理想的糧食」。事實上,全球有一半人口以稻米作主要糧食,也令辛世文更決心要以此為自己的研究方向。
百磅草養牛 終剩15磅肉
全球首個成功複製植物基因、被譽為「克隆植物基因之父」的辛世文,其協作團隊近年成果纍纍,已有效提升稻米質素及產量(見另稿)。而他也沒有停步,不斷創新,致力令米飯更營養。
他表示,現時人類除主食外,也要吃不同食物補足營養,從生物鏈角度看,難免有些浪費,「因為你拿100磅的草去養牛,最終只剩下15磅肉,當中85磅就浪費了」,在他的眼中,如果能將米飯補足營養,未來人類或單單吃飯便已能滿足需求。
稻添四棱豆基因利骨發育
但問題出在哪裡呢?辛世文解釋,由於人類有10種「必需胺基酸」,要從食物中攝取,加在一起才能製造蛋白質,當中的賴氨酸(Lysine)對兒童成長及骨骼發展都有莫大作用,有助吸收鈣質,維持人體的氮平衡,對治癒非洲兒童營養不良症非常有效。不過,稻米的賴氨酸比例較低,限制人體「合成」出蛋白質的分量,即使其他必需胺基酸比例較多亦得物無所用,白白浪費。有見及此,辛世文團隊從四棱豆(Winged Bean)中,以基因技術選取其高賴氨酸的基因特性,並成功加入稻米中,培植出「高賴氨酸米」。
研究團隊並已將「高賴氨酸米」進行動物實驗,吃高賴氨酸米的實驗老鼠,經過36天的餵飼後,在同等的米量下,其體形明顯比吃一般稻米的老鼠壯健兩個碼。而以重量計,餵飼前後吃一般稻米的老鼠只重了約30克,但吃高賴氨酸米的老鼠則增長約80克,「長肉」及「變大隻」效能足足達2.7倍。
說到這裡,追求體態纖瘦的女士或已開始恐慌,但辛世文強調,只是吃一般稻米的老鼠營養不夠好,並不等於吃高賴氨酸米會變肥。他又指,日後人類可吃少一些米,但卻吸取更多營養;另一方面,由於米的營養已十分充足,未來即使面對糧食不足的困境,人類亦毋須再擔心缺乏其他食糧去補足營養。
揚州試種500公斤 最快兩年後應市
辛世文所研發出的高賴氨酸米,已於揚州種了500公斤,並交到國家食品安全中心測試,之後再做環境測試,如果過程順利,最快兩三年後就可供人類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