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世文的其中一項成就,就是在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合作下,將稻米的產量及質素大大提升,令稻米變得更多、更好吃。有關研究目前已進行到第三期,產量亦由第一期的每畝700公斤增加至900公斤,當中「秘訣」就是將原本屬「碳三植物」的水稻,加入碳四植物粟米的基因,「升呢」成為「碳四米」,產量增加後可多令6,500萬人得到溫飽。
植物透過光合作用去製造食物,隨著光合作用的效能不同,它們會因而有不同分類。粟米、高粱、甘蔗等熱帶植物受到氣候和環境的影響,不能大張氣孔去吸收二氧化碳,於是它們需要以更少二氧化碳,製造食物,而植物內的水分也因氣孔較小而減少流失,從而得到更好利用,製造食物效能也較高;有關植物於光合作用過程中,會首先產生擁有4個碳原子的分子,因而被歸類為「碳四植物」。
長得較高 穀粒更重
而稻米和麥等植物,製造食物效能較低,其光合作用過程會先產生3個碳原子的分子,故被稱為「碳三植物」。
於是,為提升雜交水稻的飽滿度及產量,辛世文及其團隊研究將「碳四粟米」的基因放入「碳三稻米」內,「升呢」後的「碳四米」,酵素活躍高些、長得也較高、穀粒較重,整體產量也有所提升。有見稻米研究關係人類肚子,辛世文表示,未來將繼續做「碳四米」的研究,並於深圳龍崗的研究基地繼續培植。 ■香港文匯報記者 歐陽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