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學生:鄭領峯
學校: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這本書涉及親情、愛情及工作等範疇,情節易明吸引,讓生活在繁華社會的我們都能拋開包袱,享受閱讀的愜意。
先談論本書的結構和寫作手法,故事主角是景桐,以她的經歷作為情節主幹,令整體故事發展得流暢清晰,做法老練。作者又把一些方言及生活用語融入故事,除增加情節的真實性,還能突出輕鬆這個特點,足可見其心思。
除文學層面外,本書也給予我一番反思。故事不折不扣地反映出現今香港社會的現實,城市人為生活忙得透不過氣,連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變得少之又少,只顧拚命賺錢,甚至為金錢問題而發生爭執,到底人是為生活而工作,還是為工作而生活?或許有人認為,當然是為生活才工作,人工作正是要維持收入、養家餬口,工作是被迫的。而真正的生活則在工作過後,即與家人、朋友共處共歡的時刻,我倒不認同。
以愚之見,工作也是生命中的重要部分,與其強忍捱苦,何不好好享受?現代人因工作而不快樂,整天怨天尤人,原因真是工作量過大嗎?我認為是他們沒有目標、失去理想、喪失拚勁,並被世俗的膚淺觀念—利益主義所渲染。他們只會以「這就是現實」來說服自己,殊不知自己只往一條絕路前行,還把怨氣向至親發洩,這是再愚蠢不過了。
抱有理想、信念可令人保持對工作的熱情,令人年輕;喪失理念只會帶來悲怨,令人年老。金錢在生命中只佔一小席位,人的品德情操卻是無價之寶,讓人超脫世俗,不受外來因素影響太深,保持心靈恬靜。因此,現代人該做的不是埋頭苦幹地工作,而應留時間予自己思考,時而拭洗自己心靈上的塵埃,及為自己訂立人生目標,抱有遠大理想。
曾子(即曾參,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除反思自己可改進之處外,亦應留意所努力拚搏的事情是否有助完成大方向。只有這樣,才可保持心境處之泰然,不受世俗薰陶,活出自己的人生!
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占領點評:工作是一種歷練,也是發揮所長的地方。要在工作場所中活出自己的人生,需要好好裝備自己,努力!
徵稿啟事
本報教育版最近新增投稿專欄,廣邀全港中學生撰寫書評,藉此推動學界閱讀風氣。投稿作品每篇介乎500字至800字,須為原創,不得一稿兩投。作品一經刊登,可獲由中華書局贈送50元書券乙張,以及《香港散文典藏系列》(平裝)一本,價值88元。
投稿者請把書評電郵至wwp.edu@gmail.com。電郵標題請註明「書評專欄投稿」,並列明學生姓名、就讀年級、所屬學校、住址、聯絡電話和電郵,以便編輯跟進。
|